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复兴志 报国行|“救国不分男女老幼!” 福建高校师生在长征出发地探寻“生命等高线”的历史印记

发稿时间:2024-08-30 13:3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制图 朱钧有

  中国青年网龙岩8月30日电(记者 李华锡)“红军桥上衡量能否参军的身高刻度被称为‘生命等高线’,年轻人达到这条线,就可以参加红军,就意味着要在最艰苦的环境下与敌人作长期斗争,他们给我上了一堂思政课。”参观了长汀县中复村红军桥,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孔维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近日,孔维和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位老师、学生一起参加了“复兴志 报国行”大学生思政实践活动,跟随着“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重走长征路,在红军长征出发地重温峥嵘岁月。

  长汀县中复村村民、义务红色讲解员钟鸣(右一)讲述“生命等高线”的故事。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松毛岭,这座矗立于福建省长汀县境内的山脉,横跨南北,绵延四十余公里,其险峻地势自古便是战略要冲。1934年深秋,国民党为“围剿”苏区,向中央苏区东大门松毛岭发起猛烈攻击。为保卫中央苏区,红一军团、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福建军区独立十七团为保卫苏区,浴血奋战,完成了阻击强敌的任务,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东路进攻的计划,保证了长汀、瑞金后方安全和红军长征前的准备。

  沿着红军后人的足迹,实践团跟随长汀县中复村村民、义务红色讲解员钟鸣,踏上了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客家廊桥——“红军桥”。此桥不仅是连接过往的通道,更是当年红军在中复村招募新兵的地方。桥柱上,一条高约1.5米的刻线格外醒目。

  钟鸣介绍,这条线是当年红军刻下的征兵线,身高超过线、高于一米五的年轻人才能扛枪去参军。因为当年红军使用的是汉阳造步枪,刚好一米五长,要背着步枪跑,身高至少得一米五。

  “很多人年龄不够,个子也不够高,想办法参加红军,最早的时候,征兵的那条线可能就临时用一根线或者画一下。”钟鸣说,很多年轻人半夜来到这里,偷偷把征兵线改得矮一点。后来,领导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就用刀刻划线,“刀刻的时候,年轻人就死命地撑高,昂着头、垫着脚,争先当红军。”

  为了参加红军,当地的年轻人还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草鞋里面垫上稻草来增高,但很容易露馅。还有的把裤子往下拉,用裤脚遮住草鞋去量身高。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参加红军。”钟鸣说,这条“生命等高线”背后,是无数年轻人对革命的渴望与执着,他们或踮脚、或昂首,只为那一线参军的机会,即便面临生死未卜的未来。

  福建农林大学师生与钟鸣交流。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松毛岭的崇山峻岭与茂密森林,不仅是自然的屏障,也是历史的见证者。1934年9月,红一、红九军团及红二十四师在松毛岭及以西地域,顽强抗击国民党东路军的进攻。

  钟鸣说,松毛岭的得失关乎红军的生死存亡,一旦失守,将意味着战略上的重大失利。因此,红军将士们以“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不让苏区领土再失一寸”的坚定信念,誓死守卫这片土地,用鲜血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救国不分男女老幼”,时至今日,中复村依旧保留着那些激励人心的标语,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军民一心、共克时艰的壮丽篇章。而钟鸣,作为红军后代的代表,十几年前,在北京经商的他返回中复村,挖掘整理松毛岭红军资料,还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向南来北往的游客讲述红色历史。

  他说,正是共产党和红军的到来,让这片土地和人民重获新生,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这份恩情与希望,激励着无数青年前赴后继,投身革命,踏上长征的征途。

  2017年,钟鸣的儿子钟振华辞去工作,从厦门回到家乡,开始跟随着父亲,整理村中的红色资料,并成为一名义务讲解员。

  “长征过程中,闽西红军打了多场硬仗,伤亡惨重,十不存一。留在闽西的干部被反动派迫害致死的有数万人。他们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功绩永世长存。”孔维表示,即使知道会流血、会牺牲,闽西人民依然义无反顾,踊跃报名参加红军。这体现了闽西人民的革命热情,救国热情,“我们要让无名烈士的功绩被历史铭记,要让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新时代传承。”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孔维准备回到学校后,在课堂上讲好这段历史,讲述闽西人民拥护红军的真情实感,引导同学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传承红军的精神,扎根群众、服务人民。

  福建农林大学师生在观寿公祠中参观。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劲涵在龙岩长汀参访了观寿公祠、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观寿公祠是当时松毛岭战役的总指挥部所在地。1934年9月29日,钟屋村失守后,红九军团奉命撤离。之后,在红二十四师掩护下,红九军团踏上了向西的漫漫长征路。

  朱劲涵认为,这些烈士为掩护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作出巨大牺牲,他们的生命换来了红军长征的宝贵时间和机会。“革命老区的历史是宝贵的思政教学资源,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中,引导学生立志、明德、成才,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基因。”

  据悉,“复兴志报国行”大学生思政实践活动由中国青年报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活动将组织高校青年师生组成思政实践团队,跟随网络主题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水青山、赓续共产党人精神的红色传承、为民解忧为民造福的基层善治、惠及全球联通中外的幸福之路中,感悟时代大逻辑、大学问、大道理,激励青年学生及广大青年网民在伟大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砥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实践力量。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