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长征路上学党史|红军后代坚守长征路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发稿时间:2024-07-23 22:34:00 作者:宋静 李华锡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宋静 李华锡)“当兵好啊,要报效祖国嘛。”近日,参加“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的采访调研团来到会昌县珠兰乡,了解到在珠兰乡下照村村民曾志彬的家里,如今有四人在参军。

  据悉,珠兰乡是中央红军第九军团长征出发集结地。作为红军的后代,曾志彬一家时刻铭记是老一辈人流血牺牲才换来如今的幸福生活。如今,家族的红色接力棒传到了新一辈人的手中,曾志彬的儿子、两个弟弟的儿子以及叔叔的儿子都投身军旅报效祖国。

  脐橙是珠兰乡当地的“致富果”。现在,曾志彬在家乡种植了将近30亩脐橙,主要用于果汁的原材料加工,2023年纯收入12万余元。

  在本次“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中,记者了解到,在赣州,像曾志彬这样的红军后代家庭还有很多,他们坚守红军长征路,向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讲述红军故事,用实际行动助力红色基因传承,用奋斗和实践让革命老区焕发新颜。

  采访调研团在红军长征小道上与祁禄山镇党委副书记、宣传统战委员谢锐交流。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祁禄山红军小镇内,有一条保存完整、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87年前,8.6万余名红军战士,顶着枪林弹雨、战马嘶吼,从这条19.34公里的小道,开始了漫漫长征路。

  7月16日,采访调研团踏上了这条长征小道。同行的讲解员名叫胡石招,她的外祖父是红军烈士。

  2019年,胡石招成为红军小道的志愿讲解员,开始为游客们讲解红军小道背后的红色故事。2021年,她辞去了幼师工作,成为一名全职讲解员。

  “每年带领不同的游客重走长征路上百次,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作为祁禄山镇本地人和红军后代,胡石招对这份工作有着特殊的情感。她用心研习沿线红色事迹,尽力用生动的语言和内容把这段历史重现给游客,她还自学山歌和舞蹈,丰富了服务内容,提升了游客的体验。

  “我们依托红色小道文化,充分将红色文化和红色文旅相结合,做强红军小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祁禄山镇党委副书记、宣传统战委员谢锐介绍说,2019年红军长征小道被开发为红色旅游资源,仅2023年就有约32万人次来这里研学旅游,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增收。

  红军后代刘承汉在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前接受调研团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静 摄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7月18日下午,采访调研团走进瑞金市大柏地乡大柏地村。

  大柏地乡位于瑞金市北部。对于大柏地战斗,陈毅元帅曾这样记录,“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掷击破了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眼前这堵布满子弹洞的墙,就是伟人文章里写的‘前村壁’。”瑞金市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前,84岁的红军后代刘承汉,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做义务讲解,“很多年轻人不清楚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所以我要把当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这些红色文化给传承下去。”

  “在瑞金,几乎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瑞金市中央革命纪念馆大柏地负责人刘阳说,为了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在瑞金市有一批像刘承汉这样的红军后代讲解员,他们住在革命遗址旁边,他们讲述着自己家的故事。“在革命遗址开发保护中,红军后代们积极支持,将当时中央苏区时期留下或者赠予他们父辈的物件,无偿捐赠展列。”

  据了解,此次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西省委网信办、福建省委网信办、中国新闻网主办。由赣州市委网信办、赣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江西线活动,深入于都县、信丰县、会昌县、瑞金市等地,领悟伟大长征精神,感受赣州城乡发展的喜人变化,展现老区新貌,进一步深挖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今年8月下旬,此次主题宣传活动还将开展福建线采访调研,走进福建长汀、宁化等地开展实地探访。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