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长征路上学党史|江西赣州为烈士寻亲:是告慰忠魂 更是传承红色血脉

发稿时间:2024-07-19 14: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赣州7月19日电(廖福玲 李春雨 记者 邓洪海)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红色是赣州最亮眼的底色。

  90年前,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漫漫征途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子弟倒下。翻阅赣州10万余有名有姓的烈士名册,有3.2万余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只有一张薄薄的烈士证明书,其中标注着——“北上无音讯”。

  上犹县革命烈士陵园。谢吉祥 摄

  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为烈士寻亲,是从民间到政府多方参与、各地各部门的共同行动,这不仅是一次次告慰亲人、夙愿得偿的动人场景,也是一场场跨越时空的感人“重逢”。

  穿越时空的思念

  今年106岁的段桂秀,是赣州为数不多的红军烈士遗孀。她满头的银发被黑色抹额裹着,经年的风霜在瘦削的脸上刻下道道沟壑。

  她丈夫王金长,1932年参加红军。当年临分别时,王金长一句“等我回来”的承诺,让段桂秀痴守一辈子。1953年,苦等金长哥哥的段桂秀等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证明书上写着金长哥哥的行踪——“北上无音讯”!

  2019年5月15日,在于都烈士纪念园,段桂秀第一次触摸到王金长的名字。此刻,她终于知道,金长哥哥再也不会回来了。

  为了中国革命,赣南作出了巨大牺牲,于都、瑞金、兴国等苏区县几乎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终其一生守望“北上”家人归来的故事并不鲜见。

  多年等候,汝何时归?从青丝等成白发,军嫂陈发姑苦等丈夫75年间,每年都为丈夫打一双草鞋,直至双目失明。临终前,她还在向来人打听:“我家吉熏……有什么消息?”

  段桂秀擦拭丈夫的烈士证明书。赣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再无音讯,思念成海。每到一年中送丈夫长征出发的那晚,刘淑芬就来到于都河畔那棵老榕树下,点燃一对香烛,盼着丈夫平安归来。曾经陪伴刘淑芬守望的榕树依然屹立,曾经唱响的《送郎调》,早已改编成一曲家喻户晓的《十送红军》。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在瑞金华屋,17个年轻后生参加红军,踏上艰险而伟大的长征征程。出发前,他们相约到后山每人种下一棵松树,和家人约定“见松如见人”。他们再没回来,但乡亲们用红漆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让后人世世代代记住他们。

  跨越千里的“团聚”

  “原来悼念大爷爷,只能对着天边上香祭祀,现在通过‘为烈士寻亲’活动终于找到了大爷爷,圆了我多年的寻亲梦。”石城县大由乡高背村村民周小金说。

  “我的大爷爷周海滨参军后一直都没有消息,家里人都十分思念和牵挂。听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我就想试试看能不能找到他的消息……”2022年10月,石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收到一份特殊的诉求,周小金希望找到其大祖父周海滨。

  周海滨烈士,石城县大由乡高背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参加指挥了梁山(独山)歼灭战、第二次梁山战斗和多次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摩擦战斗。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不幸以身殉国。

  学生一同缅怀革命先烈。赣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石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烈士寻亲”工作专班立即展开行动,经多方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终于在山东省梁山县革命烈士陵园找到了周海滨烈士的有关消息。去年清明节前夕,工作人员专程到梁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烈士信息比对和确认工作,得到了有力佐证,证实周海滨烈士系周小金大祖父,这让周小金一家百感交集。

  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特地找来画师免费为周海滨烈士画像。看着形神俱备的画像,周小金感动不已。

  半个多世纪日月流转,几代人梦中的想念,一句“找到了”,让牵挂终于得以安放。这样温情的故事在赣南大地不断上演。兴国县帮助烈士后代刘志财找到了刘宗英烈士,并将阔别故土92载的烈士遗骸安放在兴国县烈士陵园。在他乡沉睡82年后,这位兴国籍红军烈士的忠魂终于在故土安息。于都县帮助烈属邱流生四兄弟找到了伯父邱良左烈士,了却了祖父和父亲临终前的牵挂。瑞金市帮助烈属钟满生在广西兴安找到爷爷钟积隆烈士的下落,让他在清明时节不再向北遥祭。

  红军后代肖庆根没想到,他们从小便知道的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中,竟然有自己的至亲肖汗尧。

  为烈士寻亲,让烈士不再孤独。近年来,赣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扎实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跨越多个省市,借助多方力量,先后为近百名烈士找到亲人,让英烈魂归故里,与亲人团圆。

  超越生死的“重逢”

  “小时候,我家的门楣上就悬挂着一块‘光荣烈属’的牌子,而这位光荣的烈士就是我的小爷爷。每年清明节,父亲都会给我们讲爷爷是如何义无反顾地送小爷爷长征的故事。可是这一去啊,就再也没有回来了。直到1955年烈士普查的时候,我们家里等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证明书上清晰地写着‘林罗发生’这个名字,证书上的‘北上无音讯’几个字涵盖了全部信息……”

  游客聆听“十七棵松”的故事。赣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团员林丽萍把自家三代人寻找红军爷爷的故事《北上无音讯 归来是忠魂》,讲给全国各地的观众听,感动了无数人。

  根据赣南风俗,林丽萍的父亲林广东年幼时就被过继给叔叔林罗发生,并被嘱托一定要找到叔叔的下落。

  纵是万水千山,也难以阻隔血脉亲情;纵是杳无音信,也不能消解家人的思念。她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爷爷的下落,先后加入于都长征源合唱团和长征源宣讲团,每到一地演出,总会到当地的烈士纪念园或者烈士陵园,查找爷爷的音讯。

  2014年11月,沿着长征路线,长征源合唱团来到广西兴安县演出。在密密麻麻的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英名廊上,她终于找到了爷爷林罗发生的名字。一年后,林丽萍全家三代人来到兴安。满斟烈酒的碗,高举在手中,酒随风洒入湘江,见证了四代人80余年的寻找。

  替长辈完成生前未了的心愿是红军后代的使命,帮烈属找到亲人也是地方媒体的责任。

  家住瑞金的杨庆红没有想到,八十余年后,还能得知爷爷杨衍邦的下落。

  2018年8月17日,赣南日报社记者萧森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来自今日头条的弹窗——《烈士后人,您在哪里?江西瑞金籍杨衍邦烈士在黔牺牲83年,盼亲人》。这位本身就是红军后代的记者决定帮助烈士寻找后代亲属。随后,赣南日报开辟“寻找革命烈士后代”专栏,与“今日头条”联手开展寻找赣南籍革命烈士后代活动。

  在收到头条弹窗当天,萧森就与瑞金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原馆长杨俊贤取得联系。杨俊贤立即派工作人员查阅烈士相关资料,终于在一份革命烈士家属登记表上看到“杨衍邦”的名字。登记表上显示,“杨衍邦1933年入伍参加红军”,还有其子杨荣冬等亲属的详情。仅仅5天后,在媒体的帮助下,就找到了烈士杨衍邦的嫡孙杨庆红。

  小朋友面向纪念碑敬礼。赣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当爷爷83年前在贵州土城壮烈牺牲的资料展现在眼前,杨庆红脸上露出悲喜交加的神情。“爷爷参加红军长征后一直无音讯,我们家几代人苦盼几十年,终于有消息了。”

  烈士已远去,但对烈属的关爱在进行中,这是对烈属的慰藉,更是对烈士的缅怀和尊崇。近年来,赣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常态化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活动,走访慰问烈属3.48万人次,帮助军属、烈属、红军后代办实事、解难题4156件。

责任编辑:纪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