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把青春华章写在三秦大地上 | 年轻人助力微治理,“小社区”闪耀青春态

发稿时间:2023-09-28 09:1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9月28日电 (记者 张亚云)这几天,38岁的崔家营社区工作人员胡辛敏忙于社区办公地点的改造,“将原来的办公室压缩,腾出三分之二的空间用于居民开展体育项目和其他集体活动”。

  虽然忙碌,不过令胡辛敏心里踏实的是,最近一桩悬在崔家营全体居民心头的大事终于定下来了——经过社区代表大会的全票通过,社区闲置的独栋小楼的招租大体敲定,这栋空置了三年的物业产生的租金即将成为社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

  胡辛敏所在的崔家营社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社区于2019年成立,原崔家营村的村民经村改工程后整村搬入社区,近千名村民“集体上楼”,变成了社区居民。“从村到社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年轻人在社区中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了。”韦曲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亚林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经过多次集体商议,上周社区的14名年轻代表一致同意——通过房租让利让承租方进行消防和进出口通道的专项改造,“十一前就能签合同了,租金将用于为居民实现更多的社区福利。”

  不光是集体商铺出租这样关系到全体村民收益的大事,在胡辛敏看来,入驻崔家营社区的四年里,社区正是通过点滴的微治理变得更加宜居和温馨,“刚搬过来,不少人保留了村里的旧习惯,在社区随意搭棚子办红白喜事,油烟重噪音大,对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干扰。”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社区指定老年餐厅下的空地成为居民办理红白喜事的固定地点,令许多年轻人头疼的一个难题终于成功解决。

  “社区治理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抓住居民的需求点主动出击。”张亚林说,像崔家营这种成立时间不长的村改社区的治理,未来要更好地利用年轻人的聪明才智,通过微治理服务更多年轻人,让他们放心地外出干事创业,创造属于自身的社会价值。

  不同的青春,同样的扎根。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胡辛敏不同,35岁的神舟五路社区书记王雯雯是一名新西安人。“这座城市自带亲切,能让人快速融入并且成为一分子。”如今在社区工作这个大舞台上,王雯雯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一千多平米的社区服务场所,建成属于更多人的“家”。

  王雯雯所在的神舟五路社区附近新建企业相对较多,是典型的城市社区。“退伍军人、党员等先锋力量多,如何利用居民力量参与社区共建,是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王雯雯坦言,刚开始工作怎么开展方向并不清晰,自己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就向居民“取经”,确定了按照文化特色建设社区的路径。

  “社区建设初期,了解到辖区爱打乒乓球的居民多,工作人员就在社区楼顶建设了乒乓球运动露台,组织成立起一支80多人、平均年龄67岁的草根乒乓球运动协会。”王雯雯回忆,当时居民向社区提出希望能够搭建防晒网、修建防滑垫,解决顶楼太阳防晒和塑木板老化的问题。王雯雯带着工作人员找材料、比价格、做方案,通过与驻地企业开展活动筹集2.4万元,成功就解决了经费问题。“条件更好了,大家打球的热情也更高了。”王雯雯说。

  摸排与调查发现,王雯雯和同事发现社区居民对于各种兴趣课堂有着浓厚的兴趣,“之前并没有相关的运营经验,围绕钢琴、合唱、绘画、瑜伽等居民感兴趣的课程,只能不断摸索大家对老师的偏好和实际的需求点。”如今,神舟五路社区900平方米的课堂,每周至少都有23节课程,通过“社区搭台、达人参与、公益反哺”的形式,吸纳了27名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全职妈妈加入社区师资库。

  为了给社区引入更多的资源,神舟五路社区还开启“社区+高校”联建共建模式。今年暑假期间,西安外国语大学“晨旭志愿服务队”的17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开办了30节暑期课程。“大学生利用暑期和周末参与社区服务,在青春与基层的双向奔赴中,既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的舞台。”王雯雯说。

  “居民有需求,我们就有目标。”从2018年加入神舟五路社区至今,王雯雯对于社区工作的理解日渐成熟,“社区治理不只是志愿服务这么简单,也不是凭着一时的心血来潮。”她说,秉持好服务居民的初心,更要长效做好手头事情和项目,只有坚持不懈地干好一件件事,才能产生改变人心的力量。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