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青知讲说人|百年老村焕新颜,悬崖峭壁上为何人潮涌动?

发稿时间:2023-06-09 16:5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丽水6月9日电(记者 牟昊琨)“假期入住率100%、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书店收入超12.5万元……”这是丽水市松阳县陈家铺村在刚刚结束的“5.1”小长假成绩单,党支部书记鲍朝火翻着笔记本,边说边笑,眼睛眯成一条缝。 

  陈家铺村位于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距离县城18公里,村庄三面环山,房屋呈崖居式分布,高低落差达200多米,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山高路远人烟无”曾是对这里的形容,但近年,这座建在悬崖峭壁上的百年村落,却涌入一批批游客。城里人又为何涌上悬崖峭壁?近日,“中国式现代化 看浙江先行路”大型融媒体行动采访团走进丽水松阳县,找寻老屋变“金屋”的金钥匙。 

  

陈家铺村。中国青年网记者 牟昊琨 摄

  重练“内功”造新村 

  “停车场还要扩大”“厕所还要再干净”……村民议事台前,陈家铺老村民、新村民你一嘴我一嘴,只为把村里的“内功”练得更好。 

  苦练“内功”是百年老村亮新灯的关键。10多年前的陈家铺村,村内危房林立、落日不见灯影,曾一度被当作“整乡搬迁,下山脱贫”的重点对象。重生是在2014年,陈家铺村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彼时,鲍朝火觉得老村焕新颜机遇到了,“有了新名头,就像有了新生命”,新生命要精彩,打好“底子”、练好“内功”很重要。 

  “扒猪栏、拆旱厕、修老屋”……73岁的村民鲍景根依然能回忆起“练功”过程,在村委指导下,全村上下在房前屋后种上花草,50余幢老屋得到修复整治。一时间,“千万工程”见成效,悬崖古村生机勃勃。 

  如今,即便是在去陈家铺村的山路上,也能感受到扎实的“内功”——道路比之前宽一倍,数字化监测设备广泛应用,实时提醒车速和对向来车情况。 

  盘活资源引“大咖” 

  先锋书店、云夕摩加、飞鸟集……这些大城市才有的“大咖”品牌,如今在陈家铺村生根发芽。 

  “大咖”缘何而来?“磨破嘴皮、跑烂铁鞋、讲透优势!”村干部鲍淋娣回忆,深入开展“千万工程”的同时,村里组建党员招商小分队,跑遍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文旅知名企业,宣传推广得天独厚的传统村落风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的先锋书店成功落地,伴随着新书发布会、读者分享会、作家见面会等各种活动,陈家铺村出圈走红。 

  看见机遇,村里更积极将各类闲置房屋、农田、山林等资源流转至村集体,“持续盘活更多资源,以招引更好精品项目……”多管齐下,陈家铺村至今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约1亿元,先后建成云夕松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飞鸟集、依山伴舍等精品项目。与之而来的还有村民“共富”,2022年,村集体收入高达174万元,同比增长6%。 

  深度“融合”促共富 

  “今天的陈家铺村是网红,那明天呢?会不会很快就过气了?”如今,鲍朝火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一遍遍寻找答案下来,陈家铺村以“融合”为突破。书店、咖啡店、艺术空间等与乡村元素融为一体,民宿里符合年轻人消费需求的投影仪、甜品台、酒吧等一应俱全,“喏,这里装修的是马上要开的高端牛扒餐厅。”鲍淋娣指着一栋正改造的“老屋”说。 

  参与“融合”的还有村民。从山外跑回山内,书店、民宿、蛋糕店,新老村民“融合”共处,“老板懂经营,我了解村庄文化。”回村两年,在云夕餐厅做厨师的鲍朝强除了烹饪佳肴之外,最喜欢的就是和游客们讲“历史”。 

  与此同时,回来的年轻人还利用“直播”等手段让融合更有价值,黄里透白的笋干、香味四溢的腊肉、小巧鲜美的山菇……一款款古村山货卖向全国,一条“产业融合、互通互惠”的发展模式持续发力。 

  如今,陈家铺村已带动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30%农户闲置房屋流转增收,人均增收2万余元。 

  夜晚,百年古村灯火阑珊,鲍淋娣倚着落地窗说,真没想到,这里真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家园。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