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中国人的故事|从春晚出发,我和壬寅虎年有个约定

发稿时间:2022-02-01 15:1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金牛昂首辞岁去,玉虎纳福迎春来。1月31日20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里,如约与观众见面。今年春晚以“新征程上的迎春曲,中国年里的欢乐颂”为主旨,从小切口着手,深情反映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冬奥盛会、中国航天等重大主题,描绘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壮丽图景。

  从春晚出发,大地春回,壬寅虎年已向我们款款走来。你和壬寅虎年有什么约定吗?和上一年的约定都实现了吗?有这么一群人,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赤诚且勇敢,欣喜也盼望,以崭新的姿态与壬寅虎年许了一个约定,一起来看看!

《冰雪闪亮中国年》的约定

张会:“上得冰场、下得课堂”

  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于2月4日大年初四盛大开幕。虎年春晚巧着新篇,用创意作品讲好冬奥故事,共赴冰雪之约。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首次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用中文祝大家新春快乐、虎年大吉,并邀约共庆北京2022年冬奥会。春晚特别设计短片《冰雪闪亮中国年》中,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如精灵一般,伴着溜冰圆舞曲、冬奥交响乐跳动的音符穿梭飞翔。

  壬寅虎年,刚参加完中国青年报社《家宴》节目录制的短道速滑奥运冠军张会,和记者诉说着这样的约定……

  新的一年,我希望更多冰雪运动的“后浪”们可以“上得冰场、下得课堂”,与我一起“拥抱冰雪”、爱上在冰面滑行的感觉。

  大家好,我是张会。今年冬奥会开到了自己的家门口,让我特别欣慰。作为曾经冬奥赛场上的一员,我深知在自己国家举办冬奥会对青年运动员们赛场表现的促进作用。这场盛会也不仅仅是一场竞技体育的盛会,更是打造了我们和全世界沟通的一个平台。

  我11岁开始从事速滑训练,2002年改练短道速滑。那些年,父母靠每天走街串巷卖豆腐赚的二三十块钱,维持家里正常生活的同时,还要供给我的训练开销。为了支付我的学费、训练费、器材费,家里几乎一直是负债状态。我走上冰场的最初心愿,那就是想靠滑冰改善家里的条件,那时候整天盼着专业队出成绩后发工资。

  进入国家队后的生活无疑是残酷的。当时身处首都体育馆的训练基地,我的室友是刘秋宏,训练时的队友有王蒙、周洋、孙琳琳,面对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速滑运动员,让我“压力山大”。我能做的只有埋头训练。不被淘汰,站稳脚跟,然后才有参加世界杯、世锦赛、冬奥会的机会。

  凭借不服输的那股劲儿,我对自己越来越“狠”。除了每天教练安排的日常训练之外,我还会给自己“开小灶”,在空无一人的训练场上“孤独地滑行”,每天训练8小时以上,后来,男队教练专门把我调过去跟男队员一起训练。这是幸运也是压力,以至于后来,我最讨厌的时间段是7-9月,最讨厌的娱乐方式是爬山,因为“晕山”。

  7-9月是我们的储能期,10月到来年3月是展现成果的时期,储能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自己赛场上的表现。而储能最主要的训练方式就是每天背着6公斤的沙袋,顶着烈日,在山路上蹲曲90度以下,模仿冰场上的动作,负重爬山,真可谓“所到之处,皆是汗水”。有时候我想挺起身休息一下看看景色,却会因供血不足,头晕目眩,对山的厌恶也由此而来。

  幸好,无数日夜的辛苦付出终于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淬炼成金。自此,我多了一个头衔——冬奥冠军。如今,看见赛场上那些“上得冰场、下得课堂”的小将们,他们身上有着无限放松的状态,像是一个个放飞的风筝,充分享受着竞技体育带来的乐趣。

  在这些青年人背后,我看到了大家心态的变化。金牌,不再是比赛的唯一,对拼搏者的尊敬、对失利者的宽慰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正如中国队加油歌《势不可挡》的歌词:“赢了陪你狂,输了一起扛。”这种新体育爱国主义的背后,是一个体育强国、世界大国日渐成熟的国民心态。

《万象回春》的约定 

熊紫春:“一起逐虫”

  2021年,云南群象北上南归的新闻牵动着世人的心。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在春晚音乐短剧《万象回春》中徐徐展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原生态情景表演《土地的歌》汇聚鄂西《石工号子》、陕北《艄公谣》、大兴安岭《敖鲁古雅》、闽东宁德《采茶歌》、滇西洱海《心肝票》五地民风民乐,一席人与自然的对话,表达了中国人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文明最质朴的情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对电视前观看春晚的云南临沧云县漫湾镇昔宜村水坝头村村长、科普工作者熊紫春来说,最熟悉不过了。壬寅虎年,他和中国青年网记者诉说着这样的约定……

  新的一年,我和壬寅虎年有个约定,那就是希望与更多“后浪”一起“逐虫”、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大家好,我是熊紫春。先给大家来一个科普:你知道“虫中昙花”蜉蝣吗?它的成虫羽化后只有不到一天的存活时间,可谓“朝生暮死”。即使昆虫界的“长寿老人”,寿命也不过寥寥数月而已。通过观察昆虫的生存状态,可以更好地研究生物的多样性。

  和昆虫打交道,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因为对昆虫和家乡的热爱,所以我大学毕业后放弃去往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老家继续研究昆虫,却遭乡亲们质疑“读书无用”:“读书有什么用,还不是回来找‘臭屁虫’。”质疑的声音层出不穷,甚至有的家长将我列为教育孩子的“反面典型”。

  面对质疑,我从不曾放弃,我想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只要心怀热爱,锚定方向,回到小山村也大有可为。一年365天,我有超过半年的时间在野外做昆虫考察。在野外用煤气灶煮面条吃、睡帐篷、睡车里、被蚂蟥咬上几口,已是家常便饭。我认为“昆虫”是把家乡推向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为更多人科普昆虫,也可以通过它为家乡打造出知名度。

  于是,从2017年开始,我坚持每天拍摄、剪辑昆虫的科普解说视频,给大家科普昆虫知识。同时,为了集中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我自费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乡村博物馆,展示昆虫标本、彝族人独有的民俗器具、农耕时代保留下来的古旧物件等。我希望能够以乡村博物馆为中心,融汇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一方面为家乡的孩子做好自然科学教育,另一方面打造出对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青少年的科普研学路线。8年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我对我们村及周边区域进行昆虫为主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制作昆虫标本上千个,发现并发表临沧地区昆虫新物种15个、中国新记录种1个、云南新记录种1个。在我和乡亲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村子和我一起研究昆虫,乡亲们逐渐富了起来,我也逐渐成了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我看到家乡的虫子种类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中国也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些变化正是国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表现,对此我深感自豪!

《休息区的故事》的约定

崔迪:“更‘铁味儿’十足”

  春晚语言类节目以小切口观照现实,题材多元接地气,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生活样貌。郭冬临、邵峰等人出演的小品《休息区的故事》,讲述了双职工医护夫妻主动投身抗疫事业的故事,对话中透露出“小家大爱”,是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奉献的画面,让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主任崔迪眼睛湿润了。壬寅虎年,她和中国青年网记者诉说着这样的约定……

  我和壬寅虎年有个约定,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更加“铁味儿十足”,创作更多“铁味儿”视频,讲述更多铁路故事。

  大家好,我是崔迪,大家可能更加熟悉我的网名——“铁妞”。

  这个词用东北话来说,就是“铁路姑娘”的意思。

  2013年,我加入了哈铁大家庭,成为一名“铁路记者”。随着日常工作中采访报道的愈发深入,我逐渐发现,铁路有着庞大的运转体系,具体分为机务、车务、电务、供电、直属站等各个系统,工种更是有上百种。200多万名铁路职工,有人坚守在无人小站,常年与狼狗、野熊为伴;有人服务过上千万名旅客,是全国劳动模范……我越来越想将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2015年,我开始在网络上发布铁路相关的专题短片,向大家介绍铁路职工的酸甜苦辣。半年内,我在网络上发布了30多部介绍铁路职工的专题短片。或许是因为风格太过严肃,传播效果并不理想,阅读量常常都是个位数。看到这一个个“凄惨的数字”,我心急却使不上劲儿,也开始质疑做这件事的意义。

  2016年,一次出差的经历给予了我灵感。当时我发现列车上个别旅客的不文明行为会给其他乘客造成很大困扰,就连列车员都常常束手无策。于是,我将车厢内的不文明行为改编成剧本,拍摄了3分钟的短视频。视频中,我以“铁妞”为名,一人扮演多个角色,一会儿是在车厢里吃韭菜盒子的中年男子,一会儿是音乐外放、电话不断的老大爷,一会是脱鞋乘车的阿姨……搞笑的段子、夸张的表演,让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认识不文明乘车的行为,引导更多旅客文明出行、温馨出行。视频发布后,当天的播放量便达到500万。

  第一部短视频“火了”之后,我趁热打铁以《列车上的神对话》为题,创作了第二部短视频,视频中包括了大量旅客出行的常见问题,比如:火车上为什么没有女厕所、火车为什么会晚点等。视频推出后,在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当日获得“10万+”点击量。也是那天起,大家见了我都不再喊崔迪,而是喊“铁妞”,大家更是调侃说,成为了新一代的“铁路网红”。

  “铁味”风格的短视频创作并非一蹴而就,是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一步一步摸索过来的。作为铁路职工中的一员,我常常体验不同的铁路岗位,“沉浸式”地为大家展示铁路职工的精神面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体验动车组机械师工作的时候,因为需要凌晨起床给动车打火,所以大家只能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在东北零下三十几度的夜晚,不断在动车间来回“游走”,只为第二天让大家更暖和。

  为了这条“大动脉”的安全畅通,铁路工作者们干着这样一份辛苦的活儿,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他们不是不知道苦累,而是因为他们心里装着责任和义务,假如不是亲身体会,我不会想到铁路还有如此艰辛的工作。也正是这一次次的切身体会,让我对铁路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才得以创作出更加接地气、容易引起大家共鸣的好作品。

  现在,我们成立了“铁妞工作室”,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到“铁味”视频的创作队伍中,我们拥有共同的铁路情结。常言道,“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创作更多优质的短视频,更好地讲述铁路故事,我们会共同努力!

《点亮梦》的约定

杜鹏:“有爱无‘碍’”

  2022年的央视春晚上,零点钟声一过,一曲冬奥主题歌曲《点亮梦》唱出了红火中国年与冰雪冬奥会相遇的喜悦与期待。“梦,全都点亮每个角落,每个地方;心,连在一起,汇聚成爱的力量……奥林匹克的相逢,七彩的天空,最美的夏和冬,奥林匹克我和你再次相拥在一起,跨越关山万重……”伴随着悠扬的歌声,观众席中,28名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和2名手语老师用手语一起无声地伴唱。这已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连续第三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每一个新春的愿望,都在“一起向春天”的晨光里,都在“一起向未来”的征途上,都在“一起点亮梦”的憧憬中。电视前,无障碍体验员杜鹏诉说着自己的新年约定。

  我和壬寅虎年有个约定,那就是希望进一步加强无障碍知识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家好,我是杜鹏。现在每次出门,我都会关注公共场所中无障碍设施设置是否合理。如果发现问题,就会记录下来,并反馈给相关部门,身边的朋友都说我成了“无障碍界的城管”。

  回想20年前,我20岁,还在读大学的我因病突发脊髓瘤,脊髓损伤造成高位截瘫。从发现症状,到确诊病情,到手术,再到坐上轮椅,仅仅用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我失去了行走能力,下半身毫无知觉,任何距离的移动都需要轮椅来完成。当时手术单是我自己签的字,因为不想让父母承受太多的痛苦。

  从医院出来后,我被抬上了3楼的家。往后5年,我便再也没有下来,每天的视线范围不超过自己家的那间房子。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自学了PS、PR、AE等软件,平时做一些相关的兼职。虽仍然和朋友通电话、发微信,却再没有与除家人之外的人面对面聊天。因为当时的我很害怕,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该怎样去重新面对生活。

  2008年,是我获得新生的一年。当时北京举办奥运会,无障碍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轮椅出行越来越方便。我便开始试着走出家门,之后就像着了魔似的去坐地铁公交、参加公益组织的活动。轮椅出行,身高和视线虽然只有一米的高度,但我同样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彩。也是在2008年,我下定决心,帮更多残障人士看到人生的风景和希望。

  后来,在去台湾“中途之家”学习了成熟的经验、科学的康复方法后,在北京市东城区残联的帮助下,我和几个小伙伴创办了北京第一家“希望之家”,帮助脊髓损伤伤友回归社会。

  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大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活重建后,因为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或不为人所知,很多坐轮椅的朋友无法出门。以出行为例:打车成本太高,公交无障碍设施还不够完善,开私家车需要别人陪同,最方便的其实就是坐地铁。尤其是奥运会后,地铁的无障碍环境改进了许多。但设施有,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哪儿、怎么走、如何求助。

  于是我慢慢地走上了“科普无障碍之路”,在北京新起点公益基金会工作期间,我主要负责无障碍方面的工作,以及图文宣传资料的采集制作等。我和同事们采集制作了北京第一本公园无障碍手册、第一本地铁无障碍手册、第一本酒店无障碍手册,通过实地考察,为轮椅使用者提供实用的出行信息。

  在考察与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无障碍设施不单单是让残疾人受益,老人、孕妇、推婴儿车的人以及搬运重物时都有可能用到。比如说,每个楼门前的坡道,残疾人坐轮椅需要,那些用小推车搬重物的快递小哥同样需要。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理解无障碍设施存在的意义,因为大家都是受益者。

  今年,我依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

《这世界那么多人》的约定

程斯佳:“做铁路的女儿”

  春晚舞台交织着亲情、友情、爱情,传递人间大爱。韩红将一曲深情演唱的《这世界那么多人》送给每一个为幸福生活努力奉献的人,用爱让世界变得更温暖有力。歌曲《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在乌拉多恩悠扬的钢琴伴奏下,刘欢深情款款唱出爱的写意——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帮助、爱人的呵护都是生命赐予的礼物。

  电视前,广九客运段青年列车员程斯佳伴着温暖的旋律,诉说着自己的新年约定。

  我和壬寅虎年有个约定,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做“铁路的女儿”,更好地服务乘客,护送每一个旅客安全到家。

  大家好,我叫程斯佳,是广九客运段的一名列车员。2022年春运第一天,也是我作为实习列车长开展工作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从深圳北站始发开往昆明的复兴号列车即将发动。在列车即将关门之际,一位神情慌乱的阿姨找到了正在值岗的我。

  经询问得知,阿姨为了防盗,把打工一年辛苦攒的血汗钱一直放在手提包里紧紧攥着,结果上车的时候却忘了拿。在讲述的过程中,由于着急与懊恼,她甚至懊恼地开始用自己的头撞击着列车门。看到这种情形,我马上将她手中的行李接过来,将她扶到了边凳上,我一边安抚她一边帮她拨打了12306,联系深圳北站帮忙寻找她的手提包,与这位阿姨开始了一场短暂的“逐包之旅”,最终为她找到了包。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大事。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从事铁路工作这些年,我深刻认识到,做好旅客服务工作,不仅需要过硬的业务本领,还要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

  看似工作流程驾轻就熟,其实背后也蕴藏着无数的委屈。我是一名经济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初入铁路时,也有过迷茫。记得一次我值乘去厦门的高铁,在与旅客沟通将一个“超大”的行李箱摆放平稳、为其他乘客腾出一点空间时,这位旅客并不理解,认为我不尊重他。

  在旅客愈渐激烈的言辞中,这位乘客还拽了我一把,差点把我摔在地上,还不依不饶,咄咄逼人。我只能说一声“抱歉”,便立刻转身走到了车门口。面对着窗外疾驰而过的景色,嚎啕大哭,我一遍一遍地问着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一份工作?为什么自己要站在这里?……

  一位前辈看到后,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说:“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言败啊,你看,还有那么多的旅客在等着我们为他们服务呢!”听我这番话,我突然清醒过来,心想:“没事,他只是旅途很累,他可能也遇见了不开心的事情,但我必须把工作做好,我不能给旅客带去不美好的乘车体验,我在这是为了送很多很多的人回家……”就这样,我擦干眼泪准备重回工作岗位。

  在我转身的那一刹那,一个穿着粉色衣服的小女孩站在了我的身后,她用小手递给我一颗糖,还带着一丝害羞:“姐姐,爸爸说你辛苦了,给你吃糖!”她的父亲就站在列车连接处的另一端,朝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他们是刚刚那个车厢的旅客,原来,我所做的一切,有人理解、有人记住!就是这样,在前辈们的教导下,在一次次值乘遇到的温暖中,我开始愈发用心地对乘客付出,立志要做“铁路的女儿”。

  去年,我利用所有的公休时间,学习列车长客运技能知识,背诵客规技规,通过了后备列车长的选拔考试,获得了培训资格,在2022年1月,我完成了列车长实作,取得了动车组列车长的资质。将来,我还要参加高级列车长的考试,学好客规与技规,学好党的历史与理论,把自己的本领投入到更好地为旅客服务中,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每一节车厢中。

  乘务员,看似很平凡的岗位,承载的却是将万千旅客“充满疑虑的问号拉直、变成圆满叹号”的期冀。未来,我希望用精湛的业务和无限的爱心,为南来北往的旅客送去更加完善的服务。

  随着一声声祝福,新年的钟声已敲响。壬寅虎年的故事近在咫尺,将以怎样磅礴的气势展开,令人期待。从春晚出发,每一个约定,每一个愿望,每一份誓言,都将以翩跹的姿态,融入激情,飞入生活,穿越生命。新的一年,你和谁有个约定呢?快来#中国人的故事#微话题下互动留言吧!

策划:杨月 牟昊琨

记者:牟昊琨 刘子歌(实习)左雅慧(实习)刘桔彤(实习)李梦雨(实习)

设计:程斯佳(通讯员) 刘芳君(实习) 王涵(实习)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