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沙璐)昨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了2016年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2016年北京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9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全国GDP增速相同。
新经济占比超三成
据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庞江倩介绍,初步核算,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9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前一、二、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6.9%、6.7%和6.7%。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9.6亿元,下降8.8%;第二产业增加值4774.4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19995.3亿元,增长7.1%。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首次公布了新经济的发展情况。2016年,新经济实现增加值8132.4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10.1%,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2.7%。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5646.7亿元,增长9.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824.3亿元,增长10.7%。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首都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庞江倩表示,2016年经济运行特点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升”。
她说,新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综合判断,2017年全市经济还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
去年总消费2万亿元
2016年,北京市实现总消费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实现服务性消费8921.1亿元,增长1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05.1亿元,增长6.5%。
庞江倩表示,网上销售是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049亿元,增长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8.6%,拉动全市零售额增长3.3个百分点。
此外,“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价格降幅收窄。”庞江倩介绍,201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五升三降”,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3%,居住类价格上涨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4%。去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