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晚,《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译者于杰(右)和著名财经主持人、长盛传媒创始人、格局商学院联合创始人姚长盛(左)来到北京中信书店,为读者解读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日本前财政官行天丰雄联合回忆录《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中信出版集团 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吕文强)1月12日晚,《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译者于杰和著名财经主持人、长盛传媒创始人、格局商学院联合创始人姚长盛来到北京中信书店,为读者解读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日本前财政官行天丰雄联合回忆录《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并共同探讨中国经济现状及人民币的未来。
“二战”后,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正处于改革和尝试期,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与日本前财政官行天丰雄作为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两位核心参与者,在他们的联合回忆录《时运变迁》中,回顾了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崩溃、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在内的诸多世界经济事件。“如果理解中国目前经济的情况,可以以该书为框架和背景,中国可以在里面找一个位置”,于杰在当晚分享该书时说道。
保罗·沃尔克与美国三大金融危机
保罗·沃尔克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在金融界有“巨人”之称。通过两桩改变世界及其本国经济路径的不朽功绩,沃尔克为自己赢得了偶像地位。凭借其臻至完美的技术和勇气,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1979-1980年扭转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并制服了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令美国部分利率突破20%的通货膨胀。
保罗·沃尔克的胜利,让美国经济恢复了稳定,从而为其后二十年的美国繁荣和大缓和奠定了基础,迎来了全球经济的空前盛况,同时也成为重建对美元的信心,以及因应的国际货币安排的前提。
于杰表示,目前国内很多研究人员,都以《时运变迁》为蓝本,分析货币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于杰借用该书作者行天丰雄的观点说,如果要做一个国际货币,就必须要承担很多责任,这就意味着资金的进出对该国国内的政策形成很大的冲击。就目前来看只有美国可以忍受这种情况。
作为“全世界央行”的美国不能随意的发钞和加息,可以说美元的波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于杰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国内资产定价,都得益于开放和全球化,“美元是美国货币,然后是你们的麻烦”这句话在大国中间只对一个国家有效,就是中国。
“沃尔克终结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于杰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致命的内在缺陷,大的经济体间的贸易和金融往来不可能由这样的体系来维持。冷战之前如此,冷战之后依然如故,这是一个全球化和再全球化的过程。
此外,在《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中,保罗·沃尔克与行天丰雄向读者提供了诸多世界经济事件的幕后一手资料,并提出了人民币成为全球关键货币的条件。行天丰雄说:“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上的理解和政策都非常现实,且诸事皆在按照中国的路线图推进。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一直颇有微词,但美国不得不承认,自己并没有太多谈判筹码。”
保罗·沃尔克则认为:“中国渴望在各类国际论坛中,尤其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是自然的,同时也很合理。人民币的储备货币身份,似乎对政府具有重大象征意义,但它的实际作用仍有很多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