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 :在您看来,我国在1990年代初开设股市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是否已经达到?
成思危 :我认为股市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价证券市场化的产物,它的作用应该是有效的投资融资的场所。对投资者来说,虽然股市有风险,但是他可以得到比存款和债券更高的回报。对于融资者来说,他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融资,但是同时要求他要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给投资者以合理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应该是一个扶优汰劣,优胜劣汰的场所,在优化资源配置上起更重要的作用。
《南风窗》 :有人把中国股市称为“赌场”,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成思危 :把中国股市说成是“赌场”从学术上说可能不够严谨,但是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因为过度投机就类似于赌博。
股市应当是适度投机的场所,如果大家都按照一个价钱买卖就不会有交易,因此可以说没有投机就没有股市。但是不能过度投机。所以我一直说我国股市去年(编者注:2007年)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的股价普遍偏高,当时我说有泡沫的时候许多人反对,现在大家都承认有泡沫。应该承认去年股价确实是偏高,从市盈率就可以看出来,比成熟市场要高得多;另外一个是换手率偏高,表明存在着过度投机。市场中充满了过度投机的气氛,大家不是根据公司的价值而是根据价差来运作。
国外在熊市时上市公司的数目会因退市而减少,可是我国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是因为我们当年搞股票发行时采取的是配额制,上市公司成为一种壳资源,没有人愿意退市。国外在熊市时大量公司退市,等于起到汰劣的作用。而我国在熊市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没有做到优胜劣汰,而是优胜劣不汰。
《南风窗》 :目前股市的监管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
成思危 :股市在牛市时违法现象要多得多,要靠政府和市场来共同监管,也就是发动一些投资者和学者揭发上市公司的问题。关键是要把证监会的专业监管和市场上群众对上市公司的监督结合起来,但结合起来要从制度上给予保证。个别投资者去跟上市公司打官司是不合算的,所以一定要有共同诉讼制度,由律师代表所有的投资者大官司。还要保证披露-分析-公告-处置程序的完善。
《南风窗》 :救市还是不救市,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成思危 :政府真正要做的还是加强股市的基础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政府只能是做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事。不可能像东亚金融危机时香港金融管理管局一样,出钱收购一批股票来抗击对冲基金。这种事只能是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采取的非常手段。美国政府也并非直接干预市场,而是动员一些投资银行去收购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
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一个健康的、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资本市场,而不是一个过度投机、脱离上市公司质量的资本市场。当然,这是需要假以时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