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文字头条 >> 正文

青年学子用青春谱写爱的奉献

发稿时间:2017-10-07 07:14:00 作者:刘喆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感怀总书记寄语 以青春筑牢梦想根基”系列报道,用青年典型的励志故事,引领广大青年牢记总书记嘱托,激励广大青年发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潜能, 以奋勇建功中国梦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感怀总书记寄语 以青春筑牢梦想根基”系列报道②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7日电(见习记者 刘喆)他们,是一群普通的大二学生,放弃了今年暑假在家休息的机会,辗转十几个小时,分别去了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缅甸、泰国多地进行支教。 

  她,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在最美的年纪,离开温暖的家、熟悉的亲人和城市,跨越大半个中国,只身来到新疆进行志愿服务。志愿期满,再次选择扎根新疆,成为永远不走的留疆人。 

  他们,一群普通的大学生,自2011年起在解溪村开展义务家教,给社区里的中小学生提供课程教学和心理辅导,至今已经举办了11期,累计服务对象超过400人。 

  这些青年学生,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无私的爱与奉献,用青春梦想,让志愿精神闪光。 

  

    茅轶婕与当地孩子进行课外活动。茅轶婕供图 

  “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Glowing海外支教团队的16名大二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自费开展海外支教。 

  这次去斯里兰卡加勒进行海外支教是茅轶婕第一次独自踏出国门。虽然出行之前茅轶婕做足了攻略,酒店、机票、行程等等都进行了详细安排,但是飞机落地之后她还是在机场等了12个小时才联系上了当地接机的志愿者。 

  在印尼巴厘岛教小孩子英语的李思宇,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块黑板,30平方的教室,50个学生,还有教室门外的大黑狗作陪,这便是所有了。” 

  在印尼,生育是不受限制的。许多兄弟姐妹都坐在一个教室上课。李思宇发现,这些孩性别意识非常强,教室中男女是分开坐的。女孩坐在教室的左边,男孩坐在右边。 

  第一次上课,李思宇教了几个简单的英语句型,请了一位名叫Whangi kadek的女孩回答问题,当她刚站起来时,右边的男生便发出了唏嘘的声音。一开始李思宇以为是同学间相互嬉笑玩闹,可在下午的课上,同样的情形又出现了,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深入了解后,李思宇发现,在当地女孩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李思宇感到一阵心酸,但好在班上的大部分女生都像Whangi kadek一样活泼开朗,上课也十分积极。李思宇决定给予她们更多的关注与照顾。 

  以后的每堂课,李思宇都会让Whangi kadek起来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都给她鼓励和肯定。同时李思宇还教育发出嘘声的男生,告诉他们要尊重女生。渐渐的,班上内敛害羞的女生也受到鼓舞,上课更积极了,男生们的嘘声也渐渐变成认同和称赞。 

  在斯里兰卡的茅轶婕则尝试着教孩子们一些基础中文词汇,比如“你好”、“再见”、“我爱中国”等等。“作为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能在异国他乡教授中文、汉语拼音,我感到非常自豪。”茅轶婕激动地说,“孩子们都非常乐于学习中文,有的还认真做了笔记。” 

  支教经历让茅轶婕深刻感受到了中斯两国的差异,对祖国的爱更深了,“我们的祖国给予了我们一个安稳平和、制度健全的环境。没有战争,鲜少灾乱,人民生活有保障,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产生了深深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李思宇说,“我无力改变当地的经济,无力改变当地的教育现状,但是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在我的课堂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我的女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我认为我此行的目的就达到了。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既然迟早要做,那么不如早点行动。” 

  

    何笑倬与丈夫都是西部计划留疆志愿者。何笑倬供图 

  “只要生命不止,志愿服务就永远在路上” 

  没有人知道,瘦瘦弱弱且从未走出过石家庄的何笑倬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放弃学习深造的机会,毅然西行,走过3000多公里,历时近40个小时,从石家庄来到新疆巴州和静县进行志愿服务。 

  何笑倬说自己是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可能有人对‘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不在意,但是我认,也始终坚信。” 

  在去新疆之前,何笑倬对新疆的印象还是想象中的茫茫戈壁、浩瀚沙漠,以及贫瘠与荒凉。对这个离家数千里的地方,何笑倬感到陌生,又有些向往,她做好了一切吃苦的准备,然而迎接她的,是蔚蓝的天空、高耸的天山和一栋栋现代化的楼房。和静人民的热情好客,“张口即是歌,转身即是舞”的多才多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和香甜可口的水果,一下子抓住了何笑倬的心。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何笑倬加入了新疆的“麦田计划”。她用全国志愿者募捐的2万余元,为和静县偏远山区巩乃斯学校的学生送去了30吨煤炭和42套新羽绒服等物资。10岁的蒙古族贫困生巴依斯何楞是一名孤儿,他拿到了水彩笔,开心地告诉何笑倬说:“我喜欢读书,更喜欢画画,但是我买不起水彩笔,一直拿铅笔画画,以后我的画就可以有色彩了!”何笑倬忍不住红了眼眶。 

  “我生活的地方到处都是穿着漂亮衣服、捧着课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的孩子们。”东西部巨大的差异,让何笑倬更加坚定了扎根西部的决心,“我的力量虽然很小,但哪怕能够改变一个贫困孩子的命运,我也要去努力。” 

  2016年3月起,何笑倬组织新成立的和静县教育团工委一班人,定期为贫困家庭、留守儿童捐赠爱心衣物、图书等物资。当拿到合适的衣服后,社区低保户肉孜古丽兴奋握着何笑倬的手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说道,“太感谢你们能把这么好的衣服送到我们身边,今天我总共挑选了5件衣服和1本书,足够给家里每个人1件了,还给女儿选了1本书,他们一定非常高兴。” 

  尽管从象牙塔到机关单位的转换让何笑倬一度压力非常大,但是她一直不断激励自己,“在这里我是被需要的,要不言苦,不言累,不言弃。” 

  “我要用奋斗的生命承诺服务西部的青春誓言。”何笑倬说,“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响应时代号召,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小学生走进大学校园。王为正供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义务家教活动是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志愿者协会举办的特色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到农民工聚集的解溪村进行免费的义务家教,“变身”成为社区里孩子们的小老师,一对一辅导孩子们写作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7年来从未中断。 

  志愿团队里的范艳荻到现在也忘不掉从学生手中收到一个烧饼带来的感动。 

  那天范艳荻给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补习算术和拼音,同时通过穿插教折小动物鼓励他做题。家教结束后,在送小男孩回家的路上,范艳荻和他聊天,“老师有点饿了,早上起晚了,饭还没吃呢,等下送完你就去食堂了。” 

  范艳荻把小男孩送到妈妈身边后,朝他挥挥手就准备往回走。 

  刚转过身,忽然一只稚嫩的小手抓住了范艳荻的衣角老师你等一下。”范艳荻下意识以为落下了什么东西谁知道小男孩转身从妈妈那里要了一个烧饼,递给范艳荻,老师,你不是没吃饭吗?就吃这个烧饼吧,嘿嘿很好吃的!”范艳荻当时呆住了,这是她作为老师收到的第一个礼物,心里满满都是感动。 

  义务教团队指导老师王为正说,每一次课程结束后把孩子交给家长时,总会听到家长一声充满感激的“谢谢!”朴实的家长们对大学生志愿者总是很感激,用他们的方式向志愿者们表达着真诚的谢意。 

  每周六早上8点,志愿者们都会准时在校门口迎接解溪村的孩子们。冬天早上寒风刺骨,志愿者们冻得鼻子通红,不断搓手和跺脚。有一位不善言辞的爷爷为了感谢志愿者,特意早起,烤了一袋子热哄哄的红薯送给他们。 

  小孩子天生好动,注意力容易被别的事物吸引,志愿者们就不断学习,揣摩判断孩子的心理变化,科学地引导他们回到学习中来。 

  因为补习时间有限,志愿者们就仔细规划时间,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课程,让孩子们获得更多体验,学到更多知识。 

  王为正说,“以我们自己的努力,保证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很幸福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志愿者服务提出殷切希望,强调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为实现中国梦一分热发一分光。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广大青年一直坚持弘扬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报道:

  “感怀总书记寄语 以青春筑牢梦想根基”系列报道①:

  奋斗无悔中国梦 创业路上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周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