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候,我们会帮助工人叔叔推车子;会把捡到的东西还给失主;还会热心地扶老人过马路。因为,我们的名字叫红领巾。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摘下了红领巾戴起了领带。那些助人为乐的好事,我们还会做吗?今晚,广东卫视21:10《你会怎么做》将逐一复原以上三个场景,看人们是否初心依旧,能让胸前的红领巾再次鲜艳?
儿时做过的善举 现在还会做吗?
陡峭的地下通道,装满砖块的手拉车,一位看上去年龄颇大的拉车工人。目睹这个画面,小时候戴着红领巾的我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推车。那么,长大了的人们,会怎么做呢?带着某种疑问与期待,节目组精准还原了场景:步履维艰的工人在地下通道口拉着拖车挣扎、徘徊。
观察初始,我们发现原本是为大人们准备的观察,孩子们却好像成了主角。小女孩、小学生都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即便这样做会将他们的小手弄脏。他们的力气并不大,但在助人为乐这件事上,却都不遗余力。这似乎也为接下来的观察开了一个好头,我们甚至观察到了一次“爱心接力”。当爱心产生共鸣,其涟漪会无限扩散,有了好心人的帮助,再陡的坡也不再如畏途。
曾经唱过的儿歌 现在还记得吗?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捡到东西要归还,这个道理我们小学便学过。那么,当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遗落”在马路边,人们会怎么做呢?
此次节目组准备的是一个属于高中生的透明文件袋,透过文件袋可以明显看到里面的一张附有学生详细信息的准考证以及文具若干。趟在马路“安全岛”上的文件袋能够通过热心路人的帮忙,找回它的主人吗?匆匆忙忙的路人们,是会选择性地“忽略”呢?还是急人所急,拨通准考证上面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呢,或者,直接交到警察叔叔手中?
那些年引以为傲的红领巾 现在还会带吗?
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扶老人过马路在内,对于红领巾来说这些都是“理所应当”。但当胸前的红领巾渐渐变成了领带、工牌,我们是否变得内心冰冷起来,变得世故了呢?节目组的观察结果向我们证明了:答案是否定的。
红领巾,曾是我们童年最耀眼的标志。戴上它,我们感觉到自豪,知道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孩子。就像老师说的那样,会帮工人叔叔推车子,会把捡到的东西还给失主,会扶老人走过马路。而每次把自己做的这些好事写进作文,我们总不忘在结尾写道,“胸前的红领巾仿佛更加鲜艳了”。
愿所有人都不忘初心,哪怕世界变得复杂,也要从时光中打捞起心中的一块块红领巾,找回那个纯真善良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