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春假带来了可贵的“松弛感”

发稿时间:2024-03-23 15:0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任冠青

提示信息

Subtitle/CC
    Speed
      Quality
        Audio Track
          SpeedNormal
          Subtitle/CC
          Audio Track
          Quality

            寻春赏春,了解山川之美;走进乡村、社区,了解人文之美……近日,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发布通知,明确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24年放春假2天,如果碰上清明节假期,可以连续休假5天。

            此前,杭州市也推出中小学春秋假改革方案。当地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了春假,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舒舒服服睡上几个懒觉;也可以快快乐乐地去游西湖,因为四五月的西湖是最美丽的。

            “春光正好”“寻春赏春”“快乐游西湖”“舒服睡懒觉”……不难发现,在谈论学校春假政策的言辞中,充满了美好浪漫的氛围感。这正是春假存在的意义,哪怕只有短短几天,也可以成为一种提醒:学会从单调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走入自然感受四季变化,接触社会扩展自身视野,也是成长的一门必修课。

            那么,如何度过这段可以“无所事事”的时光呢?学校和家长要意识到,相比于赶着在这几天“内卷”课业,引导孩子或是下田参与接地气的活动,或是与小伙伴开心春游,或是看看话剧、逛逛博物馆,能让他们更好地关照自我、了解社会。

            春假活动也并不一定要跟传授知识“绝缘”,可以探索更多元生动的教学场景。比如,当春光正好,与其让学生端坐在教室里生硬背诵古文,不如把《诗经》《论语》中关于春日的佳作整合起来,让大家围坐在公园的草坪上倾听讲解,在春风拂面的真实触感中体会传统文字之美。

            中小学春假还可以有更多“打开方式”。用流行的话说,孩子们也要在学会度过闲暇的过程中,培养独属于自己的“松弛感”。

            中国青年报 出品

            评论员:任冠青

            剪辑:任冠青

            监制:冯雪梅 王钟的

            视觉包装:张岩 李晗

            本次播报由中国青年报“青年语料库”支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等

          责任编辑:白珂嘉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