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不断的甜瓜
另一方面,安东尼真不想离开尼克斯,他甚至不愿意去骑士,他说他的家人非常喜欢纽约,他的孩子非常喜欢纽约。换句话说,安东尼的老婆拉拉是一位娱乐圈人士,她的事业主要是在纽约;此外,安东尼的一些生意也主要是在纽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真心不愿意离开纽约。
据 ESPN 资深撰稿人 Marc Stein 透露,罗斯的交易未发生,主要是因为尼克斯要价太高,森林狼没有同意。后来尼克斯做出了让步,但时间又不够完成交易了。
谈成一笔交易,需要多少努力?
一笔交易的达成,仅仅靠两队经理的一通电话?倘若果真如此,联盟里的大多数交易流言,或许都会成真。但事实并不尽然。
尽管掌握着巨大权力,但球队的总经理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战斗,背后永远站着巨大的智囊团:工资帽专家负责研究其他球队的薪金结构,寻找潜在的交易机会;数据分析师从多维度对目标球员进行评估,努力挖掘意外之喜;球探则负责前往一线搜集情报,“眼见为实”,掌握一手信息。
事实上,就连曾经在球场上呼风唤雨的明星球员,等到脱下球衣,换上西装,走上管理岗位,也会为眼前繁琐的工作内容而震惊。说来也不难理解:若不是做起球队经理,谁会彻夜不睡,只为弄清繁纷复杂的“交易特例”呢?
消息怎么就泄露了?
没有哪位总经理愿意将私下的交易谈判提前公之于众,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球员可能因为流言蜚语心神不宁,场上梦游;谈判细节若是公布,更会缩减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为什么还是有消息提前泄露?某位球队总经理道破天际:曾有一位年纪轻轻、级别尚低的球队管理人员,故意将消息泄露给媒体,只希望借此拉拢媒体,加速向总经理职位的爬升。除此之外,总经理本人也会不时给媒体提供内幕,以作为其他球队球员信息的筹码。更有甚者,会在谈判开始时蓄意泄露对方交易球员的信息,以达到离间的目的。
“以今年的凯尔特人为例,如果我是凯尔特人,期望得到吉米-巴特勒、保罗-乔治或格里芬,我会故意将自己与公牛、步行者、快船谈判的消息泄露出来。这样一来,焦点球员就会心神不宁,从而增加交易的可能性。”
社交媒体推波助澜
移动互联网的兴盛,带动了以推特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盛,可这也让球队管理人员头疼不已。曾几何时,球员只有通过读报纸,看电视,才能了解到与自己相关的交易流言。可时至今日,面对手机每天收到的大量推送,球员又怎能对流言视而不见?
更为严重的是,仅仅是一条无心插柳的推文,就有可能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小托马斯曾经发过一条推文,上面仅有简单的emoji表情,却被一名波士顿记者指出:上次“小刺客”发布类似推文之后,霍福德立马转投绿军。难不成这次又有什么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