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王健林:万达曾赔10个亿回购 海尔砸冰箱才几个钱

发稿时间:2016-11-02 15:20:21 来源: 凤凰财经综合 中国青年网

  2、防范房价过快上涨风险:中央再提抑制资产价格泡沫

  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详情请看上文)

  3、加强审查接力贷、合力贷:部分银行甚至对此暂停放贷

  “接力贷”,指的是以父母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父母方的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贷款购买住房的住房信贷产品。

  “合力贷”,指的是以子女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子女方的父母作为共同借款人,贷款购买住房的住房信贷产品。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上海有些银行已经叫停了“接力贷”、“合力贷”业务,比如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明确表示,兴业银行在上海地区将不接受“接力贷”、“合力贷”等业务。

  4、北京再出重拳!不仅控地价还限房价

  10月28日,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4宗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补充公告,进一步细化这4宗“限房价竞地价”试点地块的竞买规则。根据补充公告,海淀区永丰三地块的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5.34万元/平方米、最高单价不超过5.61万元/平方米。大兴黄村地块销售均价不超过5.58万元/平方米、最高单价不超过5.85万元/平方米。

  同时,为了防止开发商通过捆绑精装修等方式变相提高将来销售时的房价,此次在补充公告中也明确,项目中建设的商品住房应严格按照上述限定的销售均价和最高销售单价进行销售。商品住房销售时不得强制搭售其他服务、产品,不得捆绑精装修。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首先,限房价,直接打击开发商拿高价地的预期和积极性。4宗地块按照地块属性看,平均起始楼面价均在2-3万左右,剔除配建基本都在3万左右,最高限价在5.34-5.58万,可以说完全杜绝了地王的可能性。

  过去开发商拿高价地的目的是将来可以高价销售,特别是可以建设成为区域高端,但限价之后,使得这一目的不可能实现,这将导致整体定价模式从过去的销售预期定价模式改变为土地成本定价。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再出现高价地。

  其次,对现在市场来说也有非常明显的影响,5万多的最高限价,4宗地合计62万平米,剔除其中的配套合计大约60万平米住宅,对市场来说将增加大量平价住宅。

  限定了将来销售的房价,这意味着开发商无法将土地溢价转嫁给购房者。购房者已经知道了未来的房价不会大涨,谁还会为高价的房子去接盘买单?

  5、危局浮现:中小房企或现倒闭潮

  监管日渐收紧环境下,中小房企危局浮现。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和广州产权交易中心的挂牌信息,挂牌信息,十月份房地产公司股权和项目挂牌转让案例明显增多,共17例,创下今年以来单月最高水平。相比之下,今年1月~10月的转让案例总数仅为34。

  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表达了对中小房企的担忧,其称如今不少房企采取股东借款、房地产基金、存量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维持现金流稳定,随着融资渠道收紧,房企资金链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未来不排除会出现一波中小房企倒闭潮。

  6、疯狂套现:李嘉诚一月撤资500亿

  北京商报消息,刚刚在上海200亿元出售浦东世纪汇广场的李嘉诚再传套现消息,长实地产此前出售的香港中环中心75%权益已临近最后拍卖,最终将以357亿港元的价格售予中资机构,预计长实最快11月初将公布交易详情。

  如果出售成功,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后的一个月内李嘉诚将套现500亿元左右。从2013年套现开始以来,李嘉诚已经从房地产领域撤出资金近800亿元。

  对此,财经评论人士齐俊杰认为,投资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作为炒房的祖宗级选手,李嘉诚吃过见过,更加明白这个道理。

  此时李嘉诚高位套现中国,又高调进军欧洲,说白了就是在赌欧洲不完蛋。作为这么大的综合经济体来看,李嘉诚赌赢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是,国内资产泡沫已经高位,全世界的信用周期变化,随着美国加息,全球资本宽松的局面将一去不返。而很多人还在主动把脑袋往这个套里面伸,没有这些接盘侠,李嘉诚还真不能走的如此潇洒。时间证明一切。

  21财闻汇综合自:四川在线-Fan泛而谈、中金在线微信公众号(cnfol-com)、华尔街参考(ID:qqcankao)

责任编辑:海竹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尾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