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互联网+开辟"智慧法院"快车道 阳光司法给群众更多获得感_未来网

发稿时间:2016-11-16 12:58:54 来源: 未来网 中国青年网

  执行信息公开 借信息化解决执行难 智慧法院惠及民生

  作为执行庭的副庭长,吕江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最近他一下子解决了300件银行卡拖欠执行案。

  吕江认为这完全得益于信息化和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利用“总对总”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即使只有一个户籍所在地信息的判决书,吕江也并不是很发愁。

  据悉,北京西城区法院辖区的金融街是信用卡拖欠案高发区,每年案件都有三千件左右,办卡人流动性很强,财产查询又只能查北京市内,这就导致了找人难和执行难。

  吕江说,这300件案子,如果搁在以前,执行法官需要“登门临柜”查人找物,效率低下,覆盖面小。“即使天天跑,也要3个多月才能查完,钱能不能执回来还要二说,而现在,一天之间就能查出个大概。”对于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作为执行法官的吕江感同身受。

  未来网记者梳理发现,自2014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开通了“总对总”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把财产查控突破地域的局限,扩展到了全国范围。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法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等13家单位,3000多家银行实现了互联互通,能查询存款、车辆、股票等11类14项信息,基本上实现了对主要财产的覆盖,构成了支撑财产查控的大数据平台。

  吕江表示,除了异地查询,有了信息化通道,划扣也更便捷。由于赡养费纠纷,周女士尽管然赢了官司,却得不到钱。现在,只要通过这个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周女士提起强制执行申请,法院就可以通过网络执行财产查控系统,为她划拨已经查控冻结的钱,把每月800元赡养费直接打到她银行卡上。

  截止2016年11月10日,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面向全国3519个法院,共计自动生成478584张报表、超过1000万统计数字、1亿个案件信息项,并自动建立了法院、报表、案件的三级关联印证机制。

  周强说:“建立完善网络查控系统,连通3000多家金融机构,扩大信息查询范围,对各种财产形式做到‘一网打尽’,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共享被执行人信息,实现网络查控、远程指挥等功能。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加强信用惩戒,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544万例,采取信用惩戒措施674万人次,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了义务。”

  2016年3月,《中国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评估报告(国家智库报告)》显示,中国法院已基本建成以互联互通为主要特征的人民法院信息化2.0版,形成了以办公内网、法院专网、外部专网、互联网和涉密内网为纽带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支持司法服务、审判执行和司法管理的十类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审判执行、司法人事和司法政务三类数据的集中管理,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办案、网上办公以及数据的实时统计、实时更新和互联互通。

  实践证明,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人民法院工作现代化。周强强调,要积极适应信息科技发展和“互联网+”时代要求,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方便人民群众诉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今,人民法院正向着“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阔步迈进,积极推动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智慧法院”,以信息化推进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于即将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人们充满了期待,渴望“创新驱动,造福人类”的理念,会带领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人类共享网络文明发展成果。(记者 李盈盈)

原标题:互联网+开辟"智慧法院"快车道 阳光司法给群众更多获得感_未来网
责任编辑:魏林甫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