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王一川在第三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青年网记者 黄昂瑾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黄昂瑾)11月5日至6日,第三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出席开幕式并以“通向有思想的电影人——谈谈综合性大学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为题发表演讲。
演讲中,王一川首先指出,虽与一流电影学府北京电影学院以“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盖大楼、养大气”为发展思路、并举全校之力培养全方位电影人才相比,“像北京大学这样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电影学专业,难免显得那么先天不足、形单影只”。但是,“好在有两点因素为北大电影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王一川表示,一是电影专业人才是多维度的,既需要编剧、导演、摄像、录音、美术、表演等人才,也需要电影理论、电影史、电影批评、电影管理等人才;二是不同的大学可以培养优势与特色独具的电影专业人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一川认为,“特定的地缘环境会造就特定的人才”。他表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向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电影专业学府及其他电影人才培养机构学习的同时,更需专心致志地探索一条适合于自己的独立发展道路,“这就是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王一川说道。
“我们的目标是培育有思想的能够引领电影未来的人。”演讲中,王一川提出了对电影专业人才培养的设想,如“利用北大艺术学院现有的跨门类艺术学科专业环境,依托北大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丰厚底蕴及经管法等社会科学的跨学科优势,致力于培育有宽厚的艺术史论及跨学科素养的电影人”;“涵育跨学科素养,发展电影学子的拓展型或综合型潜能”;“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能够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电影人才”;“传承北大人文学科传统,培育有思想的电影人”等。
会后,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王一川介绍,“有思想的电影人”即是指“有人文跨学科素养的能够引领艺术未来的人”。北大将依托自身的跨艺术门类学科群、人文学底蕴及跨学科环境等优势,培养自身特有的电影专业人才,包括电影理论家、电影史家、电影评论家、电影管理者及创意编剧等。王一川表示,在提升自身的上述能力的同时,北大将继续加强与电影专业院校的合作,共同创作,推进中国电影发展。
在王一川看来,“电影自信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他认为,与一些人对电影的保留看法或美学偏见相比,电影艺术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含量本身其实并不亚于其他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我们缺少的是电影的观赏、评论、深入研究以及教育当环节。”王一川认为,当前要通过电影自信去助推文化自信,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应加强电影人及电影产业对当代中国现实生活的再现能力,将镜头对准中国的现实生活,“并从影像所再现的中国现实生活过程中,提取蕴含积极因素的、指向未来的美学因子及文化品质”,王一川表示。
同时,“电影理论、评论界应该加强对中国电影作品的研究,从中国电影作品中概括、提炼、发现其蕴藏的对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生活的新的理解、阐释和想象(的内容),把(这些内容)概括成理性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公众。”王一川还强调,要“把电影作品蕴含的这些思想、情感、体验等内容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相交融,既体现电影的独特性或特殊性,又呈现它的普遍性”。
他指出,例如,三十多年前的电影《芙蓉镇》在改编长篇小说原著时,就注意充分开掘和利用影像本身的表现力而使小说的内容和意义获得成功移植,达到了当时中国电影美学成就的一个高峰。“‘文革’期间的右派分子秦书田和富农胡玉音被造反派逼迫在晚上扫大街时,扫着、扫着,就扫出感情来了。秦书田在胡玉音面前依照音乐旋律和舞蹈动作去挥舞扫帚的镜头,富有表现力地传达出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坚韧不拔地实行自我拯救、自我解放的悲剧性精神及美学理念。这样的精彩镜头就把小说本身无法真切表达的场景表现出来,非常有意义。”王一川说。
“还要把中国电影与世界上的优质电影加以比较,发掘中国电影作品的本土性、独特性,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相信,中国电影自身已经在进步,虽然仍存在不足,但已拥有与世界电影相媲美的能力。”王一川指出,加强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作品的相互比较,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电影自信。
此外,针对保持电影自信和保障高票房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王一川表示,与俗与雅两条路线的分离相比,他一直提倡的就是“化雅为俗,俗中有雅”的中间路线。
“今天的中国电影应当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因为电影不仅是艺术,而且同时是产业、工业、或者企业。电影产业要生存,要自负盈亏、收支平衡,就要走产业化或市场化路线,这很正常”。王一川指出,“俗”和“雅”是电影作品中的两个极端,但在两者中间不乏一些既收获高票房、也赢得观众高认可度的电影作品,“比如《老炮儿》《烈日灼心》《滚蛋吧,肿瘤君》等作品,同时包含了厚实的情感思想内容,值得鼓励和推广,并把其间蕴含的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