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杨月) “倡议以儿童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倡议分享城市中优质的儿童参与和体验的公共空间生活”……10月10日,“小小探索家:我的智慧城市”国际乐享会上,中国儿童中心、上海同济大学、瑞典驻华大使馆、丹麦文化中心和上海远东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倡议书,专家指出,未来的市中心应留出固定的儿童活动空间。
乐享会现场,上海远东出版社向北京地区的幼儿园和探索馆赠送了《童之境》图书。中国儿童中心供图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速度,已刷新世界城市发展史的最新记录。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突破10亿。这意味着更多的儿童将在城市环境中出生和成长。乐享会上,来自中国、瑞典、丹麦等国的行业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儿童发展与智慧城市”,倡导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展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
“现在,我们面临很多过去社会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比如小学、幼儿园周边频现拥堵,儿童丢失也成为家长担心的问题。”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朝辉表示,这些新的挑战可以用科技手段来解决,例如用智慧城市的技术对学校周边的交通进行精准调控,还可以利用基于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可穿戴设备确保孩子的生活安全。
会上,瑞典驻中国大使林戴安(Anna Lindstedt)分享了自己儿时参与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推动的“让瑞典变洁净”活动的经历,她告诉大家,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爱护环境,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并表示,“社会必须持续关注儿童,因为儿童是社会公民的一部分,城市也有责任为儿童搭建有益其成长的友好环境。”
“‘将儿童权利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应当成为一个重要共识。”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中国儿童中心愿意做中国儿童友好城市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更好地、有效地连接儿童与城市、环境与生活,切实地提升人们现实和未来的幸福感,这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
“利用物联网智能回收机,对饮料瓶进行回收和处理,再通过送积分让更多孩子参与其中,并用积分做众筹公益活动,我们成功地为不少拾荒者的子女做了体检。”活动期间,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刘学颂分享的“绿纽扣计划”等案例吸引了不少关注。嘉宾们还分享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关爱儿童的城市实践,同步发布的《童之境》图书提供了斯德哥尔摩的具体案例,探讨了城市如何适宜和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并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建议,包括“在市中心留出属于儿童的空间”等。
活动由中国儿童中心、同济大学主办,瑞典驻华大使馆、丹麦文化中心协办,上海远东出版社、同济大学城市未来实验室、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承办。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关注“学习者”(ID:youth_xuexi)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学习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