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中国尊"钢平台"驾驶员";我在北京城离月亮最近的地方上班

发稿时间:2016-09-15 03:26:00 来源: 新京报 中国青年网

  “堪比高铁驾驶员”

  3毫米,这是孙晓亮每天需要面对的数字。他负责着项目顶部钢平台的4座塔吊,12个接触点在抬升过程中,几乎都要做到平行,相互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否则会造成失衡。孙晓亮告诉新京报记者,整个钢平台可承重4800吨,目前总重3600吨,如果有接触点失衡,则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对操作技术熟练,也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今年8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肖亚庆到中国尊项目调研,在中控室,他握着孙晓亮的手说:“操控这么先进的钢平台,堪比高铁驾驶员啊!”

  目前,“中国尊”已经建设至74层,每往上“升级”一层,都需要孙晓亮“顶升”。从项目至今,“中国尊”的74次顶升,他全程参与。

  每往上升一层,建筑高度就抬升约3.5米。眼看着“高楼平地起”,孙晓亮说,相比其他工人,自己对“中国尊”的感情,要显得更加热烈。

  孙晓亮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中国尊”的抬升速度,差不多是每3.5天往上升一层。因此,他的时间,在74个3.5天中循环。也正因为此,他不能离开操作室。只要工期没有停,他就得围着这6平米打转。

  今年中秋,“中国尊”的建设工程,没有停下脚步。

  “工期没停,人就不能离岗”

  1987年出生的孙晓亮,黝黑的脸庞棱角分明,中等身材,显得敦实。笑起来,两眼弯弯,显得很喜庆。

  在距离北京约300公里外的石家庄,生活着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和7岁的女儿。

  入夜的“中国尊”顶部平台,秋风猎猎,向下看,整个城市已经是华灯初上,点映着万家灯火。孙晓亮笑着说:“我在北京城离月亮最近的地方上班。”随后他关上操作室的门,坐上电梯至负一楼的食堂。在那里,他抓起一只碗,盛上一碗面条。

  “不如我妈做得面条好吃。”孙晓亮笑了笑,呼啦呼啦一碗面条下肚,擦了擦嘴。片刻,掏出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孙晓亮的母亲。拨通那一刻,孙晓亮有些紧张,他带着小心,告诉母亲,“今年中秋要在工地上过。”电话那头沉默了一阵,随即又开朗起来。母亲叮嘱他注意安全,照顾自己,末了说,等工期完结,“我也去北京看看我儿子建的楼。”

  孙晓亮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16岁离开家做工,13年来,很少在中秋节回家。也正因为此,每次跟家里“汇报”时,都有些“亏心”。“别人家里过节都团团圆圆,我们家老是少一个人,觉得挺对不起家人的。”

  7岁的女儿,是孙晓亮最牵挂的。他的电脑里保存着女儿四百多张照片。从出生,到百日,再到一天天长大。平日里,家人只要发来女儿的照片,孙晓亮就会收藏下来,没事时,翻出来看看。

  “我把大楼的照片给她看,告诉女儿,北京第一高楼,爸爸在参与建设。”孙晓亮介绍,每次说到这里,女儿都显得自豪。

  想不想家?孙晓亮咧嘴一笑,“当然想,但是做工程的,工期没停,人就不能离岗,想家也要把工作做好。”

  孙晓亮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前几天在商场,为女儿买了一台遥控车,90块钱,四驱转向。他说,下次回家,自己要亲手送给女儿。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煜

原标题:我在北京城离月亮最近的地方上班
责任编辑:吴阳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