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习近平总书记的唐山八小时

发稿时间:2016-07-30 15:11:00 来源: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

  “2015年唐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全部财政收入分别比震前的1975年增长72.8倍和141.4倍,城乡居民收入比震前分别增长118.8倍和130.5倍。”陡峭的柱状图,见证了唐山的凤凰涅槃。

  曾经,唐山以煤为傲。这座近代工业的摇篮,在优化升级、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会不会被历史包袱拖得走不动?新时期,一些人对唐山前景不免忧虑。

  6年前,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唐山,他提出“三个努力建成”,成为指导唐山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展览馆三楼,这三句话格外醒目:“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唐山市负责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介绍了落实“三个努力建成”的举措和成效。高耸的吊塔、轰鸣的机器、汽笛声嘹亮的货轮……还有一幅地图,东抵韩国,西连欧美,北入俄罗斯,南至澳大利亚,生动勾勒了唐山迈向世界的脚步。习近平总书记看了表示肯定:“要抓住历史性机遇,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努力把唐山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美。”

  40年沧海桑田。习近平总书记走出规划展览馆,举目远眺。唐山市工人文化宫、大剧院、图书馆,一座座崭新的文化地标拔地而起。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开滦采煤的沉降区,如今绿意葱茏,景色怡人。

  绿色,成为唐山又一次凤凰涅槃的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这里游人如织。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园艺展区,缤纷的色彩、沁人的芬芳,装扮着世博园,也装点着唐山人的新生活。习近平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可以积极促进唐山绿色发展,提高唐山市建设管理水平。”

  两次追问“承诺”

  11:40 路北区祥富里社区:“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

  唐山市地图上,路北区位居核心,也是核心功能区。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这里仿佛看不到地震的痕迹。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路北区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个小区——祥富里社区。

  40年前,人口密集的这一地区饱受创伤。40年来,它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以惊人的速度走向新生。“祥富里是老名字还是新名字?”听到总书记的提问,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林静回答说:“新名字!这是地震后的第一批安居工程,寓意祥和富裕。”

  地震的记忆无声地镌刻在每一寸大地上。从灾难中走来,他们对党的恩情、对祥和的日子,更多了一份珍惜。

  社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有个雅致的名字“为民阁”。党建服务的牌子前,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社区党支部的情况介绍。陈林静语速挺快:“26个楼栋党支部,每个支部都有个性化承诺。”习近平总书记问:“个性化承诺?”

  陈林静滔滔不绝地讲到了下一个话题。总书记插空追问:“什么样的个性化承诺?”陈林静认真作了回答,她还举例说,有的楼栋老人多、行动不便,党支部代办许多事项。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珍视共产党人的一诺千金。承诺了,就要落实好。总书记勉励他们说,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要时时贯彻党的宗旨,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让社区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作用、展示良好形象。

  社区服务中心有两个房间,是许多社区居民常来转转的宝地。

  一个房间叫“文明堂”,王跃东正给满满一屋子的邻居们上课。祥富里建设书香社区,从拾秋诗社活动报名的参与人数上可窥斑见豹。此时,黑板上一首《重温入党誓词》的诗,就是诗社学员的作品。总书记站在一旁,耐心地听王跃东剖析这首诗作的立意、主旨、写法。他评价说,这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另一间名叫“和谐园”。总书记走进房间时,82岁的黄润丰老先生正埋头创作,事后回忆起来,他颇为遗憾,竟然忘了把自己的画作赠送给总书记,“这些画作代表着我们的好日子”。

  总书记的牵挂在这里听到了答案,居民们讲:“我们周二、周三唱戏,周四画画,周五书法,还会学电脑。”“画画陶冶情操,也广交朋友,楼上楼下熟悉得像亲戚一样。”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非常丰富,其乐融融!”

  两次抗灾救灾

  15:00 唐山市一间会议室:“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座谈会。河北省的工作汇报,很多笔墨放在了汛情上。现场播放了一则抗洪PPT短片,汹涌的洪水牵动人心。

  40年前,唐山大地震是一次载入史册的抗灾救灾。今天,河北在经历一次抗灾救灾新考验。7月19日至20日,一场特大洪灾,将河北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灾情,河北正努力打好这场硬仗。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重点讲抗洪救灾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时期,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形势依然严峻。要把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他谆谆告诫、殷殷嘱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当前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违背自然规律,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合规律的“抗”只会适得其反;另一种倾向是不负责任、没有担当、麻痹大意,不作为造成重大损失。

  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要树立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观念。他讲起东南沿海地区防范台风洪涝的经验,“宁可十防九空”,也要增强生命的保险系数。

  同自然灾害抗争,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力量,彰显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生命的尊重。

  40年来,人们从一座废墟城市的涅槃,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有力指挥书写的奇迹。

  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新要求,也赋予新的意义。他说,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强调,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责任编辑:吴章勇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