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习近平访问“粮仓”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添信心

发稿时间:2016-05-25 17:4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开可 岳巍

  2015年7月,习近平考察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再提士气

  2013年8月的辽宁;2015年7月的吉林;2016年5月的黑龙江。至此,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脚步已经走遍了东北三省。如此可见东北地区在习近平心中的地位。

  振兴东北大地的主旋律一直在唱响。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而此时习近平对黑龙江的视察,无疑为东北的振兴再提士气。

  2013年习近平到沈阳市视察。习近平说:“我一直关注着东北老工业基地。1986年我来过铁西区。作为‘共和国长子’,这里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现在又扛起国家重担、焕发青春,我很欣慰。要好好总结经验,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发展。”

  2015年习近平在吉林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习近平表示要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

  截止目前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的黑龙江之行为当地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都定了方向。

  “振兴东北”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重要战略任务。曾有人用“积重难返”来形容当前东北重工业所面临的困境。对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刚对这种论调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王刚认为要辩证和历史地看待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以重工业为重的现象和问题。“在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助建设的156个项目中有55项布局在东北,绝大部分均是能源、装备、原材料等重工业项目。这些项目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无疑都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撑力量。”王刚说。

  目前在经济新常态下,东北的转型遇到了“阵痛”,“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仍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镇,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有生力量。”王刚告诉记者。

  程志强将此时东北的发展阶段形容为“一个短暂的调整期或者说是改革换挡期”。他告诉记者:“由于东北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注定是痛苦的。同时,我们注意到随着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当前改革的主要措施将有利于东北发展。”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关注“学习者”(ID:youth_xuexi)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学习动向。

责任编辑:钱明
返回首页>>Loading...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