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弱鸟先飞 滴水石穿 习近平用宁德定理写就中国版脱贫经济学

发稿时间:2016-09-19 09:2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岳巍

  赤溪村新貌。赤溪村供图 

  宁德定理在实践中屡试不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宁德定理如今也在闽东大地践行了近30个年头。抚今追昔,下党村的老刘告诉记者,1989年,这里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下党村通往四处毗邻乡镇,都得翻山越岭步行10多公里,买卖东西只能靠肩挑背驮,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
  如今,下党村人均年收入达到9602元。以农业、林业、茶业、畜牧业为主体的立体农业格局初具规模,下一步更深层次的旅游业态也即将全面展开。

  其实,不仅在下党村,宁德地区还有许多从宁德定理中受益匪浅的村落。这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恐怕就是有着“中国扶贫第一村”称号的赤溪村。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反映的正是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畲族百姓贫困的生活状况。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由此拉开了全国大规模、有组织扶贫攻坚的帷幕。

  32年过去,当记者来到赤溪村时,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完善的行政服务配套,游客在蝴蝶园中合影……

  根据赤溪村支部书记杜家住介绍,1984年赤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66元,而去年这个数字达到13649元。人均住房面积也从8.4平方米的“茅草屋、木瓦房”升级为人均36.5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房”。

  如今,村里的公路总里程达58.6公里,到达高速公路和太姥山景区仅需20分钟。立足优美生态、畲族文化等资源的赤溪村,还通过发挥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西南麓的优势,实施“生态立村、旅游富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去年,该村实现村财收入32万元,而在1984年村里的财政还是负债10多万元。

  2016年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同赤溪村村民视频连线。在视频连线时,习总书记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2002年下降到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这期间,习近平主政宁德时期探索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扶贫规律成为熠熠生辉的闪光点。

  从一个县,到一个国,习近平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脱贫经验让国人受益,让世人瞩目。

  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显示,我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仅剩六年时间要实现全部脱贫。对此,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提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

  这样振聋发聩的宣言,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更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在这场人类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行动中,中国将实现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的奇迹,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关注“学习者”(ID:youth_xuexi)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学习动向。

责任编辑:王书香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