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时政 >> 正文

石椅村:和和美美,干出乡村振兴好样子

发稿时间:2024-10-13 12: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中国民族报

  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游人如织、笑语阵阵。这里是“云朵上的村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

  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石椅村的乡亲们和游客亲切交流。总书记高兴地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

  “总书记的嘱托,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我们想要干出个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好样子、新样子。”石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爱军说,全村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利用国家民委组织开展的和美村寨建设等契机,共同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石椅村新貌一角。

“治”有方——党建引领,一起想、一起干

  连日来,一个好消息,让石椅村各族干部群众振奋不已。

▲吸引远方宾客来休闲观光。

  在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石椅村村民委员会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这是对石椅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的肯定,更是对全村各族群众多年接续奋斗、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褒奖。

  石椅村,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村,平均海拔1200米,面积3.5平方公里,辖3个组104户349人,汉、羌、藏等群众在此共同居住生活。曾经的石椅村,被高山绝壁合围,交通闭塞,村民出山难,粮食水果卖不出去,长期过着“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从上世纪90年代的通电到村、初尝种植业,到近年来的灾后重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找出路、破困局、谋发展的接力棒,在一届又一届石椅村党支部的手中传递。

  新时代,石椅村更加重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

▲农户枇杷丰收。

  “这几年,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扶持下,村里的枇杷产业欣欣向荣。我家种了30亩,又在小坝镇承包了200多亩土地扩大种植,不仅自家每年净收入五六十万元,还通过土地租赁、劳务报酬等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民陈华全是一名党员,他深有感触地说:“党员要带头干,不仅自己要致富,还要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如今,在党建引领、党员带动下,石椅村村民干劲十足。“通过创新‘农民夜校’办学模式,采取‘田间课堂’‘院落课堂’‘指尖课堂’‘直播课堂’等方式培养‘田秀才’‘土专家’,让村民当老师,实现以教带学、以学促提升。”陈爱军说。

  村民们还积极投身公共事务治理,参与共建共治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由村组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组成的“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乡风文明监督会”,常态化开展监督教育,倡导移风易俗。通过评选“民族团结进步户”“好公婆”“最美儿媳”等先进典型,弘扬文明新风,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富”有路——产业发展,让口袋“鼓囊囊”

  “拿到分红,又高兴又激动”“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9月19日,石椅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曲山镇2024年集体经济分红大会上,拿到分红的村民们喜笑颜开。

▲村民参加集体经济分红大会。

  大会上,石椅村集体经济公司向全镇9000余名村集体经济成员发放分红资金200余万元。

  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的撬动下,石椅村盘活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文化等资源,与周边乡镇的数十个村(社区)抱团发展,探索“文旅+民族团结示范项目”模式,共建北川乡村振兴先行区。

▲喜获丰收。

  截至目前,石椅村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00余万元,培育出高山水果、高山茶种等十余种特色产业,建成枇杷、苔子茶、桐子李等特色农产品基地2000余亩,开发民俗体验、水果采摘、茶文化研学等7类旅游项目,形成集种植、观光、研学、康养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实现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稳步提升。

  “过去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万元。”陈爱军说,群众口袋更鼓了,民族团结进步基石也更坚实了。

  从过去以大山为“困”,到如今“向山而行、与山乐居”,石椅村持续多年的“务工潮”,渐渐转变为“返乡创业潮”,越来越多的村民留在家乡谋发展,过上“向往的生活”。

  返乡创业青年邵乙桃,从父母手中接过“接力棒”,通过学习民宿经营,将自家的农家乐改造升级为“尔玛人家”精品民宿。“游客来自天南海北,各族朋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就像一家人一样融洽。”他说。

▲石椅村推出的特色农副产品。

  从“散是满天星”的“各干各”,到“聚为一团火”的“一盘棋”。自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来,石椅村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培育“好样子”公司等农文旅产业经营户92户、旅游接待经营户23户、特色民宿12户。村民们一起改造自家房屋,共同打造特色民宿集群。

  “过去以种植业为主,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支柱产业。”陈爱军介绍,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

▲高校组织学生到石椅村参加感恩活动。

  当前,石椅村正深入实施“各族群众增收计划”,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特色农产品扩面提质;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浙川东西部协作柯城—北川共建产业园、绵阳茶学院等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发手工茶制作、豆腐制作、北川老腊肉制作、玉米酒传统酿造等研学产品和体验式项目,丰富旅游场景和内容。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石椅村不断擦亮“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名片”,各族群众在抱团发展、互嵌发展、共享发展中奔向共同富裕。

“美”有魂——文化兴村,让精神“亮堂堂”

  “喜鹊叫,贵客到。远来的朋友,大家辛苦了……”高耸的寨门前,热烈的鸣炮礼、五彩斑斓的服饰、独具特色的羊皮鼓舞,独特的进寨仪式给游客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村民参加民俗文化展演。

  在和美村寨建设中,石椅村既重视塑形,更重视铸魂,引导村民增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孕育好风尚——

▲村民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挖掘整理石椅村历史遗迹、非遗项目、民风民俗等资源100余项,建立文化讲习所、非遗传习所、村史馆等文化传承机构6个。常态化开展“尔玛情歌节”“赏花采茶节”“枇杷节”“瓦尔俄足节”等节庆活动,开发特色歌舞、传统婚礼、传统体育等多个民俗展演和文体展演项目,精心创作一大批文艺作品。

  实施“民族文化融合工程”。开发羌绣、水磨漆、草编等手工业研学体验项目,为乡村旅游增添文化魅力。邀请文化学者、作家、艺术家等“文艺新村民”入驻,开展“四季村晚”示范展示、“走进天府旅游名村”、涪江流域川渝九地“文艺走廊”连线直播等主题文化活动,提升石椅村的文化品质。

  打造文明实践平台和阵地。成立由文化骨干、非遗传承人、志愿者等组成的“羌山雄鹰”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打造“‘羌’调讲理”品牌项目,用文艺演出、非遗展演、故事解说等形式,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弘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保护生态等价值理念,引导村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打造了石椅村乡村旅游“金名片”,还成为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的新平台。随着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外来创客群体日渐壮大,各民族在共赏美景、共享文化、共谋发展中,情感纽带更加紧密牢固,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美图景增光添彩。

  (本文图片由石椅村提供)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