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一场空中生命接力 26分钟跨城转运抢救花季少女

发稿时间:2025-03-29 06:0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护团队护送患者

  3月27日上午,武汉大学医学部杏林田径场上,螺旋桨旋转伴随的轰鸣声震耳,一架从湖北省黄石市下辖大冶市飞来的直升机紧急降落,这是一场跨越近百公里的生命接力。

  27日8时许,大冶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13岁的女孩。因车祸重伤,女孩骨盆骨折、下肢大面积撕脱伤,出现失血性休克致生命垂危。当地医院紧急向医联体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发出了求助信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远程会诊,考虑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转运风险极高,远程指导大冶市中医医院迅速为其进行包扎止血、固定骨盆、补液输血及气管插管等急救措施。

  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患者生命体征暂时稳定。其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联系武汉亚心总医院救援直升机准备空中转运,缩短转运时间,避免公路转运颠簸造成再次损伤的可能性,同步启动院内绿色通道,由保卫处协调交通保障,医疗团队实现检查、手术无缝衔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救护团队为患者更换医疗设备

  每一分钟都关乎生命安危。转运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CT室提前清场、手术器械即刻就位,院内流程较常规缩短1小时以上,为抢救赢得关键时间。

  “以往陆路转运需近两小时,空中通道将时间压缩到半小时内,这是生与死的差距。”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急诊外科主任沈俊说。

  10时21分,搭载女孩的武汉亚心总医院救援直升机从大冶腾空而起。仅仅26分钟后,直升机于10时47分降落武汉大学医学部杏林田径场上。此时,女孩心率降至60次/分钟,血压无法测出,生命体征极度不稳,直接进入了手术室。

  “患者骨盆骨折可能伤及股动静脉或髂外动脉,需术中探查血管神经损伤程度,首要目标是保命。”该院创伤与显微骨科副主任余黎介绍,女孩当时最需要的是损伤控制手术,即稳定生命体征、止血并临时固定骨折部位,待情况平稳后再进行功能修复。

  当日手术,创伤与显微骨科几个主任同时上台,湖北省医学会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余国荣教授亲自“督阵”。

医护团队等待护送患者

  大冶市中医医院院长黄静宇全程协调转运,他还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自2024年12月起,中南医院通过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派出优秀的专家对口帮扶大冶市中医医院,当地急诊院前救治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直升机转运更是为基层急危重症患者争取了生机。此次转运中,两地医院无缝衔接,凸显医联体协作优势。

  这已不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第一次开通空中通道紧急救援。

  2024年年初,作为国家(湖北)紧急医学救援队承建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联合省内各级单位、通航企业建设的“湖北省航空医疗救援联盟”正式成立,多次开展直升机紧急救援。2024年12月,直升机载着一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跨越286公里,耗时79分钟成功把患者送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患者如今已能健康生活。

救援直升机降落武汉大学医学部操场

  从事急诊救治16年,沈俊有过无数次与死神赛跑的救援经历,也曾眼睁睁看着救护车路途上生命的凋谢。让他感慨的是,对于紧急医学救援,每一分钟都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这两年直升机救援的出现,创造了一场场生命接力的奇迹,诠释着国家坚持的生命至上价值理念和新时代救死扶伤的中国速度。

  截至记者发稿,女孩仍在重症监护病区,生命体征相对平稳。

  本报武汉3月28日电

  於鑫益 丁燕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3月29日 01版

原标题:26分钟跨城转运抢救花季少女
责任编辑:杨逸凡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