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4年12月26日《工人日报》报道,2023年10月,陕西西安一小区作为“骑手友好街区”试点小区开始运行。当打开小区那扇“门”后,外卖小哥和居民都切实感受到了外卖配送的便利与快捷。
外卖员、快递员无碍进小区,在很多地方一直都是难题。有的骑手进小区被保安用长柄工具夹住脚踝限制行动,有的骑手在商场公共区域休息遭到驱赶……在诸多案例下,为骑手打开“方便之门”,畅通配送“最后100米”成为一道现实命题。一方面,要维护居民安全和社区秩序;另一方面,要确保骑手的配送时效,保证顾客的服务体验。多方需求交织,加大了“题目”的难度。如今,这道难题渐渐探索出不少“新解法”。
2024年1月,全国首批骑手友好社区落地北京昌平天通苑;同年4月,湖北省有关部门形成《外卖小哥“进门难”专题调研报告》,推进打造百个“友好小区”“友好楼宇商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已有6000余小区加入“骑手友好社区”。
从开始的“一禁了之”到扫码进社区的“小哥码”,再到“骑手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园区”的搭建,全国多地正在通过整合基层治理力量、物业服务管理资源以及站点的行业优势,构建起多方联动、共建共治的管理格局。这些看似细微的举措,既彰显了城市温度,也在疏与堵、放与管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碰撞出城市治理的智慧。
对骑手来说,进出小区更加便利,最直观的改变是配送效率的提升。此外,不少地方在尽可能为骑手配送“敞开大门”的同时,还配备了充电柜、引导牌、专属停车区等,甚至搭建了骑手驿站,提供热水、空调、手机充电等服务。对社区管理来说,有些骑手成为活跃于一线的网格员,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和社区治理,得到了业主的认同,营造了友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从这些角度看,骑手友好社区的“友好”是惠及多方的“友好”,实现了全方位、宽领域的良性互动与共赢。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敞开“大门”的同时,更要注重管理。如何让“骑手友好社区”进一步变为“骑手友好社会”,需要多方发力,久久为功。
一方面,平台要持续优化规则,让算法有温度,在为骑手提供更精准、更优化的配送路线的同时,关心关爱骑手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小区要优化内部管理,积极打造骑手友好设施,加强沟通交流。另外,骑手自身也要遵守管理、尊重居民,发挥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个体优势,增强工作荣誉感和对社区、城市的归属感,共建友好社会。
从更深层次看,“骑手友好社区”对基层治理也颇具启发意义。比如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治理理念,既要注重多元需求,也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政府、社区、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创新治理方式方法,把柔性治理与精准治理相结合,通过提供便利服务、引导骑手参与社区活动等柔性手段,实现对骑手的有效管理等。
期待各方将“骑手友好”理念融入基层治理的每一处细微脉络之中,以创新思维激发多元治理活力,让“骑手友好”为“社会友好”贡献出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