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广西绣球绣出“浪漫产业”

发稿时间:2024-10-14 06:2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谢洋 江畅 中国青年网

  在广西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随处可见居民在家门口制作绣球。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在一代代绣娘的手中传承发展,如今已成为传播壮乡文化、助力居民增收的“浪漫产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摄

  10月6日,香港沙田乡事委员会的讲堂内挤满了人,原本只允许100人报名参加的学习制作绣球活动,硬生生超出了几十人。这些人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台上的靖西绣球非遗传承人、靖西绣球形象代言人王秀芬讲述广西的绣球文化并示范绣球制作,随后,现场的群众拿起工具,制作属于自己的绣球。

  王秀芬告诉记者,这次国庆节她受邀来到香港,参加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绣球工作坊”暨新界传统文化展览活动,到当地社区、高中、初中等地,为群众讲述广西的绣球文化,每天要跑三四场,场场“超员”。

  在王秀芬前往香港展现靖西绣球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广西靖西市旧州街也在国庆节举办了多场绣球制作活动。鲜艳的布料、结实的丝线、飘逸的绸带,一个个零件被摆在街边的桌上。现场的游客来到这里,就可以在本地绣球制作者的指导下亲自制作绣球,与靖西绣球文化来一场“对话”。

  十一长假期间,走进位于中越边境小城靖西市的新靖镇旧州街,家家户户缝制绣球的场景让游客过目难忘。旧州街党支部书记赵斌介绍,旧州街道500多户居民,下至几岁的娃娃、上至七十几岁的老人大多会制作绣球。天气晴朗时,这些或年轻或年长的绣娘就会从屋里出来,坐在自家门口,借着阳光,拿起针线缝制绣球。放眼望去,街边尽是针线交织的巧手,和飘荡在风中的彩色丝带,共同编织出靖西独有的“浪漫产业”。

  绣球制作技艺的传承危机

  “我曾经很担心有一天,这么美的绣球不再有人制作,工艺也随之失传。”赵斌说。

  据记载,靖西绣球已有800多年历史。相传在远古时候,绣球还不是绣球,是用来抛射猎物的狩猎工具,后来才渐渐演变成男女传情的信物。靖西绣球一般由12瓣组成,每瓣绣上不同形状和色彩的图案,在表达美好情谊之外,还象征着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团结一心。

  绣球制作的工艺一般在家庭里传承,老传少,大传小,因此靖西常常有一家四世同堂,每一代人都会制作绣球的情景。然而,即使是有800多年历史、家家同织、代代相传的绣球制作工艺,也曾差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

  “大约20年前,沿海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劳动力都涌向北上广等地务工。广西的青壮年也在其列,奔往邻近的广东。”赵斌说。

  绣球的制作极其复杂,既需要技巧来穿针引线,还需要用力量去按合。需要浆布制版、裁剪绣片、绘画图案、手工绣花、内衬制作、填充缝合、串珠制作、组合成型8个步骤。一个普通的绣娘用传统工艺一天时间只能做一两个。当时一个绣球在市场上价值十几元,就算做两个,也只能收入二三十元,而去广东务工,一天收入能到100元。

  务工的收入高于制作绣球的收入,绣娘大量流失,人们也不再重视绣球制作的手艺传承,曾经家家户户都会的手艺,甚至出现了年轻人只认识绣球却不会制作的情况。

  “年轻人不愿意学,我们想教也没有用。”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肖琴说,当时愿意学习做绣球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她心里着急却没什么好的办法。

  绣球产业缘何能驶上“快车道”

  “这么好的手艺,怎么没人重视呢?”2009年,山东姑娘王秀芬跟着在工矿企业工作的丈夫来到靖西,在旧州古镇景区游玩时,被绣球的美深深吸引。了解到当地的年轻人很多都不愿意学习制作绣球时,她觉得太遗憾了。

  王秀芬不忍心绣球技艺失传,她花了3年时间,拜访了靖西大街小巷和偏远山村的100多位绣娘,学习靖西绣球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文化。和绣球接触越深,王秀芬越来越感觉到保护绣球工艺传承的迫切性。

  “人们有权利追求高收入,年轻人不做绣球不是因为绣球不好,而是因为绣球的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王秀芬说,她在当地接触到的绣娘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没有年轻的血液注入,绣球工艺迟早会衰亡。

  为了让人们参与到绣球制作之中、壮大绣球产业,就要想办法提高绣球行业的收入。为此,王秀芬创办了靖西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将绣球上架到电商平台,让非遗绣球走向网络市场的同时,她结合自己学习到的绣球制作技艺,改良创新工艺,并传授给当地的绣娘。

  绣娘罗瑞鲜从2007年上小学时就开始学做绣球,但迫于生计,她也曾远赴广东去电子厂打工,2015年,为了照顾孩子,她回到家乡旧州。在绣蕴坊学习新的制作技艺后,原本一天只能做两到三个的纯手工绣球,如今她一天能做10个左右。

  记者在绣蕴坊采访时了解到,像罗瑞鲜这样的绣娘还有15人,她们会根据顾客的订单需求,制作出绣球样品,再前往各个村屯对居家就业的绣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这些绣娘做好的绣球进行检验把关。

  “她们做绣球,我们收购。她们做不好,我们教。”王秀芬告诉记者,10多年来,绣蕴坊开展绣球制作义务培训2000多场,培训绣娘两万多人次,带动20多个村屯680多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年人均额外增收1万多元,“让老乡们实现‘背着娃、绣着花、养着老、顾着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外地回乡做起绣娘,绣蕴坊的绣球制作者逐渐从五六十岁变成四十来岁,又变成如今的三十岁左右。

  除了王秀芬这样的绣球爱好者从民间发力外,靖西市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拓展绣球市场。近年来,靖西市致力于传承发展壮族绣球制作技艺,2013年,广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和壮族抛绣球习俗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起,靖西市举办了5届“七夕绣球节”,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将旧州街建成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示范基地。通过深入实施文化旅游联创工程,申报“广西绣球之乡”“中国绣球之乡”等方式,如今靖西市的绣球产业发展已经驶上了“快车道”。

  为绣球产业赋予青春活力

  有了市场,有了就业,绣球又“活”过来了。这个曾经陪伴了几十代靖西人的小球,这个曾见证过无数靖西人婚嫁幸福的小球,在经过短暂的沉寂后,又以另一种姿态回到了靖西人的生活中,带给靖西人更多的幸福。

  “但只是把市场做大,没有创新,这样的火热也不会长久。”王秀芬说,为了让老绣球赶上时代的潮流,还要在绣球里融入新鲜的元素。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喜好,王秀芬在传统的鲜艳色彩之外,使用国际流行的莫兰迪色系对绣球进行上色;将绣球改造成钥匙扣、书包挂件等饰品,使之可以应用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中;把绣球和壮锦等元素融合,推出体育文化、游戏文化、企业文化等主题的新款绣球。

  慢慢地,绣球从老旧的传统手工艺品,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喜欢的潮流佩饰。绣球的“爱情信物”属性也慢慢演变,成为人们互相表达祝福的礼物。

  此外,随着绣球市场的扩大,公司下订单、绣娘在家制作的生产流程已经慢慢跟不上节奏,王秀芬引入并改进了全自动绣花机、全自动激光裁切机等设备,用机械化、智能化提高绣球的生产效率。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除了喜欢上买绣球之外,还喜欢上了做绣球。23岁的梁炜莹是广西梧州人,在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就读,2022年她在写关于手工技艺类非遗的毕业论文时进行田野调查,来到靖西后她发现自己对绣球很感兴趣。就在毕业后跟随男友留在靖西,加入绣球制作行业。

  “一开始我听说有绣娘能坚持几十年做绣球,我就觉得绣球肯定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就回到靖西。我自己做起来才发现做绣球真的很难,一天只能做一个,还经常被针扎破手。”梁炜莹说,制作绣球就像挑战自我去完成一个艺术品,当成功做出一个绣球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值得。

  像梁炜莹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现在都不用我去追着年轻人求他们学做绣球了,好多外地的年轻人都来到靖西,跟我学做绣球”。82岁的非遗传承人,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中华巧女”称号的黄肖琴老人告诉记者,随着绣球文化声名远播,经常有人慕名而来向她拜师学艺,甚至收过广州、辽宁来的徒弟,她的儿媳妇赵金玉在她的指导下成长为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暑假期间,赵金玉上小学的外甥孙女也专程上门学习绣球制作技艺,非遗文化就这样在一代代人手中接力传承。

  据介绍,今年1月至8月中旬,旧州接待游客数量超19万人次,旅游收入285万元。2023年靖西市接待游客超过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4.9亿元,生产绣球约50万个,产值2000余万元。靖西绣球在销往全国各地的同时,还出口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江畅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广西绣球绣出“浪漫产业”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