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山乡巨变”后,清溪村还有多少可能

发稿时间:2024-09-24 06:3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蒋肖斌 中国青年网

  微短剧《有种味道叫清溪》剧照。主创供图

  微短剧《有种味道叫清溪》中有一个情节,男主角的养鸡场里的鸡,脚上都装着“计步器”,一只鸡只有走够150万步,才是合格的“走地鸡”,才有资格上桌。这个细节有原型,讲的正是清溪村返乡创业青年邓旭东的故事。

  湖南益阳清溪村是现代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出生地,也是其代表作《山乡巨变》的创作背景地。近日,邓旭东来到北京,在一场“山乡巨变在当代”——清溪三部曲创作研讨会上,与主创、专家们一起聊“山乡巨变”后,清溪村还有多少可能。

  过去的清溪村只有一个周立波故居尚存,如今,村里有了21家清溪书屋:王蒙清溪书屋、莫言清溪书屋、贾平凹清溪书屋、梁晓声清溪书屋、刘慈欣清溪书屋、曹文轩清溪书屋……著名作家如果还没去过清溪村,都有些不好意思。“文学+文旅”,让清溪村今年1-8月,接待游客超过83万人,旅游收入约1495万元。

  文学阔步向前,影视则另辟蹊径,打开了清溪村更多的侧面。4月到8月,“清溪三部曲”陆续上演,包括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综艺《我和春天约在清溪》、微短剧《有种味道叫清溪》,展现了清溪村的时代变迁,也吸引了年轻观众对乡村的浓厚兴趣。

  对于没有来过清溪村的年轻人来说,三部曲的每一部有着不同的功能:纪录片是“整体导览”,从书、屋、溪、灯、竹、路6个角度,看到乡土中的文学力量;综艺是“旅行攻略”,跟着4个年轻人组成的“村游团”去深度体验;微短剧则是“文创产品”,嗑一嗑美食博主与科技新农人的爱情故事。

  生于长于清溪村,邓旭东很自豪,三部曲中的每一部,自己都参与了。周立波曾为清溪村厚植文化土壤,新的作品让这一代青年感受到了家乡更青春的面貌。邓旭东曾和来到清溪村的“外卖诗人”王计兵,一起坐在三轮车上聊天,两人一见如故。文学艺术,从来与身份无关。

  清溪村的故事也让更多人相信,文化的力量不仅浸润心灵,还能实实在在地改变生活。“现在山里的跑地鸡、绿壳蛋、山茶油都销售一空。我是幸运的,我家鸡可能不这么认为。”邓旭东说。

  《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主创钟山坦言,现在讲乡村振兴的片子很多,怎么才能与众不同,“我们和清溪村的老乡们聊了几天几夜后,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还得继续调研”。

  当年,周立波回到清溪村做的事情,就是和老乡们打成一片。现在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对周立波的印象,就是他在田埂上、堂屋里。主创团队在持续一个多月的调研中,搜集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感动也越来越强烈。

  让钟山印象深刻的是一家村民,8岁的孩子得了孤独症,为了给孩子筹钱治病,夫妻俩只能常年在外打工。但自从村里有了书屋,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他们就能在家门口挣钱了。他们回到家乡,把自己的房子改成书屋,自己做起了管理员,也看起了书。孩子的妈妈悄悄告诉钟山:“没想到文学真的能改变生活。”

  综艺《我和春天约在清溪》在村里打造了4场活动,有影像展、美食会、诗歌会、音乐会,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是清溪村的村民和游客。而让主创王琴觉得更有意义的是,节目不是播完就完了,而是有“长尾效应”:影像展的照片留在了村里,每一张照片记录的都是清溪村的过去和现在;美食会评出的“清溪八大碗”,现在已经可以在村里的每一家农家乐吃到。

  对热爱美食的人来说,他们热爱的不仅仅是菜,更是想要了解以及回味那道菜背后的记忆;而记忆的留存,文学和影视都是很好的方式。

  事实上,除了清溪村,还有一系列文学村庄正在孕育:山西汾阳的贾家庄,今年办了首届杏花村诗词大赛;陕西清涧的路遥文学村、陕西吴堡的柳青文化园等,都在清溪村的发展中看到了榜样与希望。路遥文学村把一孔孔窑洞建成了一个个作家馆,介绍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钱钟书等作家,展览与沉浸式体验结合,为孩子们打造游学好去处。

  清溪村的故事还在继续,无论文学还是影视,创作的基底都是这个美丽的村庄。当文学塑造的宏阔精神世界,投射到一个青山绿水的小村子时,热火朝天、家长里短,乃至一只只走地鸡,就成了乡村振兴最生动的细节。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改变生活,就不是虚无缥缈的期待,而是掷地有声的叙述。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山乡巨变”后,清溪村还有多少可能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