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哈尔滨,红专街早市,赶早市的游客与市民熙熙攘攘。视觉中国供图
“不会只有我,来沈阳玩天天只想着逛早市吧!”前不久,来自上海的古玉寒到辽宁沈阳旅游后,在社交平台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她曾在吉林长春上大学,去过东北不少城市,但到了沈阳她还是觉得自己被“征服”了,“尤其是后劲十足的早市”。
柳倩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工作。日前,她和老公去山东威海旅游时,打卡了塔山早市。“樱桃的品种多,价格也不贵。”她说,油条很大,一根能吃撑;馄饨要两人共吃一碗,不然感觉吃不完。
如今,逛早市的不只有父母长辈,年轻人也乐在其中;在市场买水果的不只有本地人,更有游客。不少年轻人将早市作为打卡地,在瓜果蔬菜中感受人间百味,在热气腾腾的美食中体会人间烟火。
沈阳七日行,光是早市古玉寒就去了3个:小河沿早市、八一早市和集贤街早市。她觉得,小河沿早市作为本地早市的代表之一,非常“游客友好”,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便宜,蔬菜新鲜。市场里 “嘎嘎香”“大连樱桃老甜了”等“东北味”十足的标语,让她忍不住读出来。八一早市少了些五花八门的小吃,更多的是新鲜的瓜果蔬菜、跳动的活虾、笼子里挤挤挨挨的鸡……走进这里,似乎体验了本地人的生活。
“我对于东北早市早有耳闻,平时到其他城市旅游也喜欢去菜市场。”这次逛早市,让古玉寒印象深刻的是,现场不仅有美食,还有人卖房。她觉得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景,“在这里,能够看到人生一世”。
同样喜爱逛早市的还有金融从业者贺桑榆。她不仅经常出入家附近的早市,每到一个地方旅游,就会去早市体会当地人的生活。最近,她解锁了一个新地点——北京的大兴团河早市。
早上8点出发,骑车20多分钟,她和家人便到达了早市所在地。市场里分了几个通道,有生鲜类、水果类以及杂货用品类等。在这里,贺桑榆不仅吃了早餐,还买了油桃、西瓜、牛腱子、面包、茶叶等多种商品。让她惊喜的是,当天买的榴莲虽然个头很小,但开出的果肉很多,核小,口感也不错。
贺桑榆觉得,逛早市和在超市购物的体验感不同。在早市上,同样的东西,好几个摊位上都有。有时看到摊位前人多,贺桑榆就会跟过去观察,学习如何挑选。如今,她知道榴莲要挑圆的、刺与刺之间缝隙较大但不裂缝的,这样果肉多、味道好的概率更大。
“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起得晚是常态,我也是如此。”不过,如果能逛早市,贺桑榆就会愿意早起,感觉一天过得很充实,时间利用率高。此外,早市里的食物琳琅满目、种类较多,有时能买到一些意外之喜。
柳倩对早市的喜爱从2013年在法国读书时就开始了。“当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有一个早市每个月只有两个星期天开,不仅种类多,东西还便宜,我总和同学一起去。”此外,她觉得观察逛早市的人很有趣,“平时你可能觉得有些法国人特别高冷,但是在早市,不仅有很多叫卖的人,更有不少人捧场,气氛就像在一个大家庭或者朋友之间的闲聊”。
如今逛早市已成为柳倩一家的习惯,到任何城市都喜欢去早市。能够吃到正宗的当地美食,是早市吸引她们的重要原因。她说,很多商业化的店铺为了照顾游客的口味,会对食物进行一些调整,而早市的客群多为本地居民,食物自然更地道。
柳倩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北京的早市时,本以为市场里多数是老年人,“到了之后,我们都愣了,早市里确实有很多老年人,但年轻人也很多”。她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再是睡到日上三竿再起来点个外卖。热爱逛早市是年轻人认真生活的一种表现。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感受“烟火气”是不少人到早市打卡的重要原因。烟火气为什么吸引人?
在贺桑榆看来,早市的人间烟火气是相对的,“以前确实比较浓,但现在感觉没那么多。”她觉得,以前逛早市吃早点,是一种慵懒闲散的生活状态;如今在大城市中,逛早市更像是一种短暂的愉悦,让自己得到相对的放松。
柳倩觉得,大家对人间烟火气的追求,其实是一种怀旧。“小时候,我总和爸妈一起去早市买菜,当街有很多叫卖的人,我们去和她们比价、砍价、聊天。”她说,如今在很多大城市,这种感觉变得稀缺,不再是生活中常见的部分,“特地去找寻,你才能够体会到”。
不是每次逛早市都能收获美好体验。在沈阳从事销售工作的冯晓到某城市办事,顺便游玩。当地的早市受到网友们的极力推荐,冯晓出于好奇,7点来到了市场。但不知是因为到得晚还是其他原因,早市出摊的商贩不多,小吃比较少,附近还因为修路“暴土扬尘”。冯晓觉得这里体验一般,很无聊。冯晓觉得,较为本土化的早市,对于外地人来说,也许没有那么惊艳,需要事先在各路攻略中仔细甄别。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记者 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