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继续上学?先跟着父母当回“麦客”

发稿时间:2024-06-11 06:0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书浒 王海涵 王磊 中国青年网

  萧敏(右)在麦田里帮母亲捶背按摩。张正朋/摄

  进入6月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义井镇麦田里,一片夏收繁忙景象。巨大的轰鸣声中,4台收割机在600多亩的小麦地里同时穿行作业,金黄麦粒被悉数收仓。

  来自湖南的萧勇在这片麦田中忙碌,每到小麦收割时节,他就会和妻子一起,在全国各地收麦。今年,他的麦收作业与以往不同,站在他身边的,还有16岁的女儿萧敏。

  萧勇是一位资深“麦客”。麦客,是农忙时期辗转于农村田间地头的一类职业,通过帮助农民收麦获取报酬,因为常年在各地流动、客居他乡而得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萧勇从手拿镰刀割麦变为操作农机收麦,他也是个有着10余年工作经验的农机手。

  最忙的时候,萧勇往往需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来抢收小麦。有时遇上连续下雨将小麦打湿,他只能暂时停工,等到天晴了再集中干。集中作业时,他很难有充足的睡眠。

  如今,他的女儿也过上了这样的辛苦日子。“女儿今年16岁,处在青春期,性格比较叛逆,已经初中毕业,但是总吵着不愿意读书,我就想带她体验一下生活的不易。”萧勇介绍。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农忙,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萧敏是家中的“小公主”。萧勇得知女儿对学习不感兴趣后,担心她在家会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便将她带在身边一起行走四方,女儿也很乐意体验“麦客”的生活。

  一般情况下,萧勇驾驶收割机劳动时,女儿萧敏会站在一旁学习技巧,用眼睛一直盯着金黄的麦浪。每收割完两三亩地之后,萧勇就会统一用机器倒出一次麦子。每次看到收割机回到田埂旁,萧敏便一路小跑,过来帮助萧勇将收割机上方的管道对准运粮车的车斗,麦粒随即倾泻而下,最终进入麦农的小三轮车里。

  当初作出带女儿走南闯北体验麦收的这个决定,萧勇并不是真正地想让萧敏接手自己的行当。“我就是想在这个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年纪,带着她体验生活,引导她帮助他人,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品行良好的人。”收割机的另一面,他喷涂上了有“奋斗吧青春,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字样的励志标语。

  对于有着酷酷性格的萧敏而言,她并不排斥在田间劳动。相反,久违的家人陪伴,让她在闲暇时,会紧紧牵着母亲的衣角,绕着空旷的田野走一遍又一遍。虽然当初是抱着新奇心态和父母一起出门,但在体验过通宵工作的辛苦后,萧敏也切实感觉到疲惫,但她还是保持着兴奋的学习状态。

  工作状态下,收割机的发动机喷出热浪,萧敏只要稍一靠近,混杂着土灰和细碎麦茬的烟尘会扑到她脸上。她不会多说什么,更多的时间在一旁低头观察,或是盯着麦田发呆。“跟在爸爸后面干了几天活,才知道这些年他和妈妈的不容易。”

  4月12日从湖南怀化老家出发的萧勇,已经走过云南、四川等地。再过几天,萧勇又要前往江苏、山东、湖北等地。他会和女儿一起拍摄短视频,发布在抖音等社交平台,记录自己的生活以及女儿学习农机的成长过程。目前,视频已经更新到了“教闺女学徒学艺的第16天”。

  萧敏不仅学会了初步的驾驶收割机技巧,还会在夜间操作收麦。视频中,父亲招呼女儿一起坐上收割机,去附近帮一位83岁的老奶奶收麦;女儿戴着草帽,披着防晒服,陪驾驶农机割麦的父亲一起前进;女儿蹲在高速服务区卡车旁,和父母一起赶路吃盒饭……

  网友们会在评论区为爸爸的做法和女儿的表现点赞。“在田里开机器总比宅在家里玩游戏好”“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如果不能吃学习的苦,就先让她吃生活的苦”……

  每到一个地方,萧勇要尽快将成熟的麦子收割归仓,不想看到农民对着发芽的麦子发愁。“累了,就会到拖车上睡一会儿;饿了,和农户一起吃点。”他的工作信条就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一刻也不能停”。

  “爸你辛苦了,别干了,去歇一会儿,我马上来收拾。”“爸爸,放着让我开一会儿吧。”工作中,女儿言语之中透露出的关心让萧勇既感动又欣慰。

  让正在读书年龄的女儿学农机,萧勇身边一些亲朋好友对此表现出好奇和不解。而在全国各地收麦过程中的体验感,是萧勇希望带给女儿的宝贵财富。他说:“如果她(女儿)不是读书的料,我不会强迫她去学习。掌握一门手艺、技术总是好的,我希望她未来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条路。”

  萧敏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活干得好不好不重要,也许父母希望自己明白,人生这条路很长,不能因为一些个人情绪和困难就退缩,而应该勇往直前。

  至于未来会走哪条路,萧敏自己也说不准,她觉得现阶段“有点迷茫”。“或许会从事父亲的职业,成为其得力的助手;或许会重新回到学校,继续上学。”

  对此,萧勇和妻子也没有给女儿太大压力和约束。这些年,和全国各地的农户一起迎接丰收的喜悦,是萧勇坚持“麦客”生涯的成就感来源。就目前而言,他更想将女儿带在身边实践教育,“颗粒归仓,答案或许就在未来的丰收时”。

  萧勇说,不如把一切交给时间。

  王书浒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继续上学?先跟着父母当回“麦客”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