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像可乐罐的电子烟、五颜六色的跳跳糖、香甜可口的奶茶……这些看似常见的饮料、零食,有些竟然是伪装的毒品。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新型毒品脱掉“麻古”“摇头丸”“止咳水”等“过时”伪装,披上电子烟、奶茶、跳跳糖、果冻、饼干的新外衣。不法分子在贩卖此类新型毒品时,往往宣称“安全无副作用”,引诱不明真相的年轻人落入陷阱。
新型毒品伪装手段多
《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指出,随着毒品供应大幅降低,部分吸毒人员为缓解毒瘾,转而以其他麻精药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及未列管物质作为替代,或者交叉滥用非惯用毒品。
例如,常用于发泡奶油的“笑气”,如今摇身一变为“嗨气球”;麻醉用药依托咪酯掺入“上头”电子烟中;遇水即溶、喝起来奶香四溢的冲泡型奶茶里混杂着冰毒、氯胺酮等成分……种种“瞒天过海”的藏毒方式让人防不胜防。
2021年3月,胡某与朋友在某KTV聚会,其间胡某出资购买了毒品“奶茶”,并将该毒品“奶茶”提供给包厢内的多人吸食,其中包含未成年人。经广西贺州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鉴定,5个“奶茶”包装袋内均检测出毒品γ-羟丁酸。
2021年7月至8月,广东省河源市15岁的罗某先后11次向吸毒人员贩卖含合成大麻素成分的电子烟,其中两名购买人员为未成年人。案件告破后,罗某以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022年,广州市警方抓获了一名滥用“笑气”的女性嫌疑人,据其交代,她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吸食“笑气”,一发而不可收拾,“入坑”一年多就花掉了30多万元。
“以为这是一种潮流,有人为了融入圈子,跟我一起吸食。”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蹲下后无力站起。经诊治才知道,由于吸食“笑气”,她的腿部神经受损严重,花费10多万元治疗仍未得到根本缓解。
2023年4月11日,16岁杨某与友人在车内吸食含有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在头伸出车窗时失去意识,被车窗玻璃夹住,送医后死亡。
作为一种麻醉用药,依托咪酯会使吸食者产生短暂“快感”,并造成意识模糊,甚至短暂失忆,这为犯罪分子进一步拉人下水留出机会。据中部某省公安厅统计,从2023年1月1日至10月1日,全省训诫吸食依托咪酯电子烟的人员6314名。警方介绍,吸食新型毒品的未成年人,往往会继续参与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例如为筹集毒资而“拉车门”、偷店铺,或成为“陪吸”。
相对于大麻、海洛因、冰毒等传统毒品,氯胺酮、合成大麻素、卡芬太尼等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繁多,毒理作用比传统毒品更加强烈。吸食者在吸食后,常常产生幻觉,出现眩晕感和醉酒感,且眼神迷离、动作迟缓。这类新型毒品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和危害性,可犯罪分子经常误导受害者,以“合法兴奋剂”“草本兴奋剂”为幌子,诱骗未成年人吸食。
种类繁多、迭代快速,
需多方合力遏制
从合成大麻素到氟胺酮、钾胺酮、溴胺酮,再到依托咪酯、美托咪酯,新型毒品种类多样,更换名称、更新迭代速度快。
2023年10月1日,随着依托咪酯被正式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一种新型毒品替代物质很快以“非列管”的面貌出现在全国多个省份。据禁毒警察介绍,当一种非法加入电子烟油的成瘾物质被列管后,毒品市场上很快就会出现具有类似效果但尚未被列管的替代物质。
据了解,相较于传统毒品犯罪,新型毒品制作成本低,犯罪分子为攫取高额利润,不断推出毒品替代物。他们普遍采取“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方式进行交易,隐蔽性更强。在网购平台和朋友圈里,兜售“上头”电子烟的“黑话”层出不穷。一些青少年购买新型毒品像网购零食一样“轻松”。
警方介绍,新型毒品往往出现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场所,不少未成年人出于“赶时髦”“结交朋友”的从众心理,在朋友撺掇、哄骗下吸食新型毒品。犯罪分子还会用多种话术降低吸食者的警惕心和负罪感,谎称“它们没有列管,不是毒品,没有危害”,用“不吸没有面子,交不到朋友”等说辞予以“绑架”。年轻人一旦接触,再进入娱乐场所就会主动觅毒。
当前,各地警方正对吸贩新型毒品案件加大打击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未来还需在打击新型毒品的寄生载体上重点发力,多措并举,斩草除根。
新型毒品往往隐蔽、易携带、易制作,多由犯罪分子自行制备,通过熟人网络、线上平台等渠道流向未成年人,这使得掐断非法售卖渠道成为治理重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查堵未成年人购买新型毒品渠道,进一步压实网络平台责任,采取技术手段,严格检查平台商家的暗箱操作行为。
在依托咪酯列管前,不同部门对其性质认定存在争议。例如,对于贩卖依托咪酯“上头”电子烟的,公安机关认为涉嫌妨害药品管理罪。但是一些地方药监部门认为,依托咪酯粉末不是药品形态,也没有药品外包装,无法认定其为药品。行业主管部门、执法部门亟待形成打击合力,堵住监管漏洞。
半月谈记者:舒畅 胡晨欢 刘佳敏
*本文为《半月谈》2023年第24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