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社会 >>  正文

豫南小麦,困在麦收时

发稿时间:2023-06-01 00:0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李强 中国青年网

  5月30日,河南驻马店,一位农民拍摄的麦穗,已出芽。(受访者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

  种粮大户乔振群家的小麦烘干塔已经连续运转了10天,昼夜不停。

  除了他自家租种的2000余亩地里的小麦要烘,还有周边农民源源不断送来。在这个豫南小县唐河,他收回来的小麦水分已达35%左右,若不及时晾晒或烘干,很容易发生霉变。

  在豫南,麦收时节碰上了罕见的“烂场雨”天气,来不及收割的麦子在地里冒了芽。如今,连日阴雨过后,在一些麦田里,原本该是金黄色的麦穗变为黑灰色,发霉,烂壳;有老农望着地里快要烂掉的麦穗,流下了眼泪,也无能为力;一些农民收割后晾晒在路边的麦子也发芽了。

  5月30日,河南驻马店,一位农民从地里捡回的发芽的麦穗。(受访者供图)

  雨一直下,收割机苦等

  乔振群记得,他所在的地方雨从5月22日开始下的,断断续续,一直下到29日。

  他早在5月17日前后,就从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上得知,接下来会有连续的阴雨天气。那时,麦子尚未完全成熟,而等待真正麦熟时,会恰巧碰上即将到来的雨期。这正是农民们麦收前后最担心的事情。

  这个52岁的农民赶紧着手准备大雨来临前的抢收。他调试好自家的3台收割机,整修好厂房里的烘干机,收拾出堆放小麦的仓库,又给省内省外的老朋友们——收割机手——打去电话,告知他们速来抢收。

  那时,在唐河县的南部乡镇,已有早熟的麦子开始收割,北部乡镇的麦子尚未到时日。不少收割机正在赶往唐河的路上。豫南,通常是河南小麦最先成熟的地方,也是很多收割机手的麦收首站。

  “我们今年比往年收得早,因为天气预报有雨。”乔振群告诉记者,5月19日晚上,他联系的30余台收割机都到了。从5月20日上午10点半就开始收割,一直割到当天晚上七八点。

  5月20日,河南商丘的收割机手孟春峪也从家里出发了,他的目的地也是唐河县,那也是他今年小麦收割的第一站。在那里,他有一个2000余亩的收割订单要完成,原计划21日开始收割,12辆收割机两天割完,再转战下一地。

  孟春峪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由于收割机不能在高速公路行驶,他的收割机是雇来的板车运输至此的。到收费站后,他们向收费站出示了收割机跨区作业证、板车司机的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等。

  “所有的东西都有,让他看了以后,他用手机录了系统以后,他说还要量你的车宽、高。”孟春峪说,测量完后被告知需要到指定地点下高速,若从此处下,则需缴费数百元。

  当晚,他们在附近的高速服务区睡了一夜。21日早晨8点多,当他们抵达指定出口——南阳市镇平县(唐河县邻县)晁陂收费站下高速时,工作人员拿着尺子测量过长宽高未超限后,免费通行,“差了十来公分没有超”。

  今年4月,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通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对持有有效《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且车货总重和外廓尺寸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限值(含已依法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且车货相符)的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运输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孟春峪说,那天下高速时,他们遇到一辆大板车,“他怕这个车超高,把(收割机)轮胎的气放了。”路上,他们还看到收割机堵在高速收费站的情况,“有人不愿意走,他就说每年都没要钱,今年要钱?”

  当时,有网络消息称,在河南唐河,有上百台收割机因超限无法下高速,堵了5天,并因此耽误当地小麦收割,麦子发霉出芽。此事引发舆论关注。

  5月30日晚,在南阳市召开的“三夏”生产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南阳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再次回应唐河高速出口“收割机运输车辆滞留”情况。

  上述负责人表示,5月17日,高速唐河东收费站出现了7辆运送收割机车辆滞留现象,于5月18日上午9时实现了有序放行。自5月22日晚10时起,南阳市境内各高速出口通行有序,无车辆滞留现象。

  在此之前,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南阳分公司在5月30日发布通报称:5月22日当天从唐河收费站下站的收割机运输车共计159辆,……有24辆收割机运输车集中下站并出现缓慢通行情况,原因是部分收割机运输车未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导致查验效率不高。“不存在数百辆车拥堵5天情况。”

  孟春峪抵达之后的几日,南阳的雨一直断断续续地下着,收割麦子的活计也只能隔三差五地干,“一天干一点儿”。由于持续的阴雨天气,同行的跨区作业车队已经在南阳待了10天,平均每台收割机只割了100余亩地,大雨到来后的多数时间,他们只能待着,苦等雨停。

  5月21日晚上,乔振群请来的收割机一直割到夜里12点多。那些收割回的麦,仍有些潮湿,便拉回烘干。从22日开始,雨又下起来,收割机就很难下地了,远道而来的收割机手只好在当地停驻,有的住在附近集市的小旅馆,有的把车当家,有的扎下帐篷。

  雨一直下个不停,地里的麦子一天比一天熟,但无法收割,乔振群一天比一天焦虑。他估计,雨期到来前,附近麦地里的麦子只抢收了五分之二。

  从播种到成熟,他的两千余亩土地里的麦子历经了七个多月。“眼看着丰收在望了,出现个这情况。”乔振群说,那几天他总往地里跑,担心刮风造成麦子倒伏,又担心雨水下多了麦子出芽,“度日如年,只想着赶快住雨吧,出太阳”。

  根据南阳市气象局披露的气象信息显示,从5月20日进入“三夏”以来,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成,当地先后出现两轮明显降水天气过程。第一轮是5月21日凌晨开始,到夜里结束。第二轮是5月26日凌晨到29日夜里,全市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本轮降雨的主要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与当地小麦成熟收获期高度重合。

  当地媒体报道称,这次阴雨天气过程,导致一些地方麦田积水,小麦点片倒伏、发霉,河南部分地区出现籽粒萌动和穗发芽现象,是1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天气。

  5月30日,河南驻马店,一位农民拍摄的已有些发黑的麦穗。(受访者供图)

  收割无法入地,收回无处晾晒

  老家下雨时,收割机主陈明霞还在湖北收割油菜与小麦,湖北也在下雨,但那时湖北的夏收任务已接近尾声。她告诉记者,“(那时)基本上收割机主要是在湖北那边,没有赶回来。”

  但当她带着自己的收割机,赶回老家驻马店的村子时,发现自己10余亩麦子,收与不收都成了问题。

  “收了(几分地的麦子)一看,全部发芽,我们院子也比较小,没地方放,也没法风干,也没太阳。”陈明霞说,“最后就说不能收,收回来的话,你堆在那里,它也是发烧(因种子潮湿而出现的粮堆内升温现象,记者注),也是要坏。”

  “如果说,我们这里收粮食的有烘干机的话,我们肯定老早就收了。”陈明霞告诉记者,她前往南方很多地区收割时,不少粮食收购商都有烘干机,“有雨的话就不怕,(湿的)直接收掉了。”

  一位销售烘干机的河南老板巩豫林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近来自南阳、驻马店的订单多了,也有一些外省政府部门打算批量采购来找他洽谈,“真正到了要收的时候遇到雨天,那会儿才开始着急想去采购烘干设备,等那个时候我们是没有货了”。

  在巩豫林看来,烘干机在北方的利用率比南方要低一些。往常,来找他订购烘干机的多是南方地区的客户,每年从二三月份就开始了。“他们会未雨绸缪,提前去准备。”巩豫林说,“北方大部分看天,侥幸心理比较大。”

  巩豫林还注意到另外一个现象,“今年好多人去单独加购履带去改装(收割机),相当于装一个防滑链”。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大部分收割机是轮式收割机,即使下了高速,到了田间地头,地已经被连日阴雨泡透了,无法进入收割,而履带式收割机进田会更容易一些。

  陈明霞家的收割机正是履带式收割机,最近她接到很多农民的电话,从山东、陕西、湖北、安徽等地打来,其中来自河南老乡的电话最多。“一打电话就问,你们在哪儿,是履带机吗,到我这里来收吧,天晴了,就这两天。”

  陈明霞常无奈地回答,“这两天我也去不了,我自己家的都发芽啦。”

  在她看来,即便是有履带式收割机,但附近的粮食收购商没有烘干机,普通的农民买不起烘干机,而村子里阴雨天又无处晾晒,农民只能等待天晴。

  直到5月30日上午,她所在的村子仍在下雨,多数麦田仍未收割。5月30日傍晚,雨停了,天边映出红色的晚霞,她走在村子附近的麦田旁,看到不少麦穗已经发黑,有些心疼。一些麦芽已顶破麦壳长了出来,最糟糕的情况是,有的麦穗上已冒出白乎乎的麦子根茎,“用来制作饲料都不成了”。

  据《河南日报》5月29日消息,为保障夏粮抢收,河南省推出十项应急抢收、烘干晾晒措施,其中包括发挥河南全省现有3万台履带式收割机和4660台烘干设备的作用;粮食、供销社系统全面摸清本系统烘干能力底数,最大程度投入使用。

  而后,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确保小麦质量、确保颗粒归仓、确保农民收益。

  在乔振群的烘干厂房里,烘干塔从21日开始就没停止过工作,每天的烘干量在130吨左右,库房里至今堆放着1000余吨已烘干后的麦子,但他这里的烘干设备仍然无法满足附近农民的需要。

  “靠(我的)烘干塔远远跟不上。”乔振群说,附近收割的麦子,这里只能烘干50%左右,另外50%得自己找晾晒的地方。近两日,县里、乡里、村里都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寻找晾晒麦子的地方,厂房、仓库、水泥路都用上了。

  乔振群告诉记者,现在干麦的收购价在1.25元至1.28元之间,以质论价,“芽麦水分大的六毛多钱一斤”。

  南阳市桐柏县一位农民告诉记者,他家4亩麦子仍未收割,“(现在用)机器割回来也没啥用了”,麦粒上已经长出了麦苗和根茎。他记得,有一年麦子出芽后有农户粉碎后拿来喂猪,“猪都不吃”。最近,村干部正在统计农户麦子受损情况。收割机手孟春峪也说,一位承包户打电话告诉他,他的麦子不用收了,已经发芽发得很厉害,“他不要了”。

  5月30日,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周清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当日17时,南阳市已收获小麦298.1万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27.25%。据调查,6月1日后所有麦田将进入成熟收获期,预计6月4日前麦收工作可以基本结束。

  天晴后,种粮大户乔振群也渐渐从焦虑中走出来。太阳出来了,收割机手们也终于开始下地抢收小麦,有时夜里要收到凌晨1点多,麦田里潮气重起来才结束。

  5月30日夜里11点半,麦田里的潮气就渐渐起来了,乔振群才从地里回到家中准备休息。而在他的麦地里,6台收割机将在半个小时后才会停止作业。在烘干厂房里,仍有值班工人连夜投送燃料,烘着潮湿的麦粒。

  到5月31日,陈明霞家的履带式收割机才再次下地,准备收割已经发芽的麦子。“没办法,也得收回来,收回来到时候再看(怎么处理)。”陈明霞说,“现在我们要和时间赛跑了,两天晴天,后面两天雨,希望我们的麦子都能颗粒归仓。”

  (文中孟春峪、陈明霞、巩豫林为化名)

原标题:豫南小麦,困在麦收时
责任编辑:高秀木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