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高技能工人:何以稀缺,如何培养

发稿时间:2024-11-04 09:0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邱懿 杜连森 中国青年网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促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阶段,产业体系对产业工人队伍,特别是高技能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不仅当前受到“机器换人”的技术冲击,未来发展还可能面临着一些发达国家遭遇的“去技能化”挑战。实际上,在国际研究中,技术进步是否一定促进对工人技能的依赖一直存在争议。而当前,对于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各方要努力提升工人的技能水平。《意见》就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路径和方法。笔者从对高技能需求的动因和背景探讨出发,为高技能工人培养提供借鉴。

  在工业生产的传统逻辑中,高技能路径并非必然选项。在手工业时代,技能即手艺,工匠通常亲自完成从设计、选材到制作的整个生产环节,从容地打磨每一件产品,诞生了数不清的、可称为人类文化瑰宝的精美工艺品,形成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人工作伦理。

  然而,从一个进行全过程生产的传统工匠到现代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普通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实际上降低了。为了降低劳动成本,美国在19世纪末兴起了科学管理运动,福特生产模式将T型车的生产过程分解为84个步骤,工人只需按照生产指令进行操作,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工人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也逐步削弱,去技能化带来了劳动者的退化,直接导致了应对创新和未来竞争的乏力。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依赖的便是这种标准化、大批量、低技能的贴牌生产路径,通过承接外资和释放本地的人口红利,迅速完成了早期的工业积累。但这种生产方式有明显的“赛道”和“窗口期”,即仅仅适合技术较为成熟的工业消费品,且仅仅有利于早期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但随着市场竞争的饱和,企业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才能保持竞争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科学技术的不断积累,同样重要的是工人技能的深度开发。尤其应对“围追堵截”,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更是需要技术密集,更需要工人的“概念”能力。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也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当探索走出一条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技能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全新之路。以此观之,对高技能工人的能力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高技能工人需要具备理论性技能。在高技术企业,其突破生产工艺瓶颈的任务更为迫切,因此需要工人具有良好的理论思考和分析能力。例如,一家重型机械企业的工人对关键工艺回转体实现技术突破后,起重机加工时间大幅缩短,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若不具备建模、编程、机械原理等较为复合的理论知识素养,或不能精通材料的性能、对材料实现有效加工利用,就不可能完成工艺创新和优化的任务。

  其二,高技能工人需要具备复合性技能。高技术企业往往专注于开发细分市场,采用的是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模式,这种情况下,工人将不断面临新产品的生产任务,“福特式”固定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在这种情境下反而是低效率的,工人需要具备复合性技能以随时应对各个环节的生产任务。一位车灯制造企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形象地向笔者形容,“一个人会好几种工作,他就会变成排球中的自由人”。正如一位铆工师傅体会,“铆焊不分家,铆工要懂一点焊工,焊工也要会一点铆工”。不断应对新生产情境的变化,工人要能自主改装设备应对灵活生产,这种对上下游的工作任务的熟悉和工艺的娴熟配合,是高技能工人素质之高的具体体现。

  其三,高技能工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手艺性技能。在现代生产中,高技能的操作岗位仍然保留了较多的手艺性特征。例如,在焊工作业中,“平焊”是焊工俯视焊接部位,因此操作相对容易,而“仰焊”则需焊工仰视焊接部位,姿势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焊道形成困难且容易出现焊瘤,这是焊接位置中最困难、最考验焊工技能的一种焊接。在制造过程中,未出厂的机车可以通过翻转设备,把仰焊翻转为平焊,但机车的维修过程中,就需要工人具备熟练的仰焊技能,精通仰焊的师傅也通常被认为“拥有绝活儿”,这种绝活儿需要长期的训练来形成依赖于手脑高度配合的观察、反应、判断能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是技能培养传承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关键之所在。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生产模式的不同和特定生产环节的需求,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发展周期、不同技术岗位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无法一概而论,高技能岗位作为技能岗位的“塔尖”,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是企业实现创新型发展的助推器,这些关键岗位的人群既属于企业人力资源中培养而非“购买”、稳定而非“补充”的部分,也属于学校培养的“硬功夫”、学生学习需“下苦功”的部分。值得警惕的是,相较于高度依赖工人心智能力、个体观察和判断能力,难以实现工作任务标准化的高技能岗位,中等技能岗位的工人会面临更多地去技能化,甚至失业的风险。

  这也启发我们,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耦合是个系统工程,教育要真正服务好现代产业发展,必须从教育结构、培养模式、分流途径统筹考虑,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适配度,首先需要构建一幅清晰的高技能蓝图,充分发挥好学校自主性和企业积极性,并提供好有效制度保障。特别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理论和实践能力不可偏废,既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综合运用,还要应对未来变化储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邱懿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处副处长;杜连森系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任洁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