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刘汉兴:将采用“中国技术”修缮柬埔寨吴哥古迹

发稿时间:2025-04-28 20:44:00 作者:李丹萍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今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馆员刘汉兴围绕“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回答记者提问。

  刘汉兴主要从事国际合作文物保护研究,承担了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项目,尼泊尔努瓦科特王宫修复一期项目。“我们的文物援外工程项目以普惠大众、提升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感、促进民心相通为重要目标。”他介绍,王宫遗址项目坚持“科技赋能和对建筑的最小干预”为原则,同时构建考古“一张图”,做到“先考古、后修复”,为下一步建筑的复原提供翔实的资料基础。

  早在1995年,国家文物局便派出了大批考古研究、考古勘探、地质勘探、文化历史、建筑艺术等方面的专家扎根柬埔寨,近30年来,先后完成了周萨神庙、茶胶寺、吴哥王宫遗址的修复项目。

  刘汉兴介绍,工程修复在《吴哥宪章》的指导下开展,这是一部专门保护吴哥古迹而制定的技术文件。“在修复的过程中,我们既尊重了吴哥古迹建筑的传统历史,又体现中国工作队的修复特色。”中柬双方技术人员彼此交流合作,群策群力,对双方不同的文物保护理念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逐渐理解和最后的认可。同时进行中柬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在多处进行了考古发掘和考古调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刘汉兴说,下一步将采用中国的传统保护技术,尤其是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对吴哥古迹进行修复,同时重点开展王宫遗址重点区域的考古发掘工作,廓清历史建筑的演变历史,厘清整个王宫遗址的发展脉络。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在王宫遗址内开展植物考古、陶瓷考古与石质文物保护。

  “我们还要继续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加强文物保护的合作,与国际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方法接轨,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我国的文物事业,传承中华文脉。”他说。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