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从“有水吃”到“吃好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年成效显著
发稿时间:2024-12-12 20:51:00 作者:李梓昂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郑州12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 记者 潘志贤)支撑绿色经济低碳发展、确保群众用水安全可靠、促进沿线生态环境改善……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申季维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年成效显著。
12月12日,“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摄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重要的受水区。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年以来已累计向河南省供水超237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42.71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覆盖12个省辖市市区、52个县(市)城区和122个乡镇,河南省内受益人口达3500万人,是规划1768万人的近2倍。
“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支撑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申季维介绍,河南省受水区实行区域内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淘汰、限制了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大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发展。此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优质水资源保障,在畅通南北经济循环、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水10年来,河南省水质始终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申季维表示,通过南水北调水源置换,河南省多座城市生活用水实现了“以南水北调水为主、黄河等地表水为辅、地下水应急”的多水源保障格局,大幅提高了受水区居民的用水安全,实现了受水区群众从“有水吃”到“吃好水”的转变。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伟介绍,目前,郑州、焦作、新乡、濮阳等市具备了黄河水与南水北调水等多水源储备,部分水厂建设了配套调蓄池,全省109座供水水厂有72座水厂建设了备用水源,供水可靠性和保障程度不断提高。
在水生态修复保护方面,申季维介绍,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河南省河湖生态补水42.71亿立方米,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推动河南省河湖生态环境的复苏。河南省水利部门大力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前已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70平方公里。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畅通有效遏制了河南省地下水水位持续多年的下降趋势,促进地下水源涵养和回升。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黄淮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较2018年末上升2.84米,深层地下水较2018年末上升1.02米。
申季维表示,下一步,河南省将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完善工程安全管控和风险防御体系,强化工程调度管理,加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区域、总干渠沿线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开展防洪影响处理、观音寺调蓄、豫东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