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今天,京津冀蒙四地联合搭台举办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汇集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博士后设站单位等130多家机构,为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提供260余个科研岗位。
京津冀联合举办博士后、科研人才招聘会已是多年惯例。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辛向阳说,今年首次邀请内蒙古参加洽谈活动,旨在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助力京津冀、京蒙高水平的协同发展。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洽谈会现场,代表京津冀蒙前沿产业的百余家机构翘首以盼,500多名博士也在寻找心动的岗位。招收的专业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环境工程等领域。
今天,赤峰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刘艳华特意邀请了2025年博士毕业的朱同学再来聊聊。在不久前的一场招聘会上,刘艳华结识了在北京读博士的朱同学,当时朱同学还有些摇摆是否回家乡,刘艳华对她的专业与学院发展匹配度也不是十分明确。
回到赤峰后,刘艳华专门把朱同学的研究成果交给了她的目标院系进行研判。院系负责人发现,朱同学的研究方向有可能是未来学校需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属于“潜力股”,热切希望她能加入。
今天和刘艳华一起在招聘现场的,还有赤峰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她专门邀请朱同学前来面谈,详细解释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
在现场邀请京津冀蒙四地的人社系统相关负责人开展人才政策咨询,将人才政策“送上门”,服务人才“零距离”也是此次洽谈会的一大特点。
刘艳华说,赤峰学院正在申请升格为赤峰大学,对博士、科研人才都诚意满满。籍贯河北的吴同学刚递交简历,刘艳华就眼前一亮,她的物理智能专业正好是赤峰学院要提速的方向。吴同学也看好赤峰离北京近、离家乡近的优势,双方有了“谈下去”的可能。
事实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京蒙东西协作的深化,四地更加一体化的发展、产业的互补给了年轻人更多的选择。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具有诸多前沿科研的使命,包括培养“国家卓越工程师”等,这家机构希望招到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很多年轻人不太了解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现场负责招聘的谢雨也希望有机会向更多的年轻人解释这类机构所承担的国家使命。
洽谈现场还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升级咨询专区,逐一为人才解答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热点问题,同时进一步挖掘优秀项目资源,推动更多、更大范围、科技含量更高的成果转化落地。
为匹配人才需求,推动“人才+项目+产业”融合发展,今天的洽谈活动专门设立“项目洽谈区”,聚焦用人单位存在的技术难题,发布科研攻关和技术升级项目,让有意向的专业人才与机构开展项目对接、合作洽谈,让人才带动项目、项目助推产业,打造以人才带动产业发展、以人才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路径。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华润三九等单位达成初步项目合作意向20个,计划项目资金3900余万元。
据统计,本次洽谈会吸引了来自京津冀蒙地区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和科研人才510余人到场参会洽谈,提交简历690余份,达成初步意向210余人次。
此外,11月22日—29日,本次活动的线上洽谈会依托国聘网同步开展,支持在线投递简历,这也是现场洽谈会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为博士、博士后及科研人才带来更多机会。
北京市目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5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585个,在15个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分站共43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39个,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科技服务等全市优先发展的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
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加强与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在博士后等青年科技人才资源方面的联引联育联建,以项目产业融合、招才引智等真招实举,加深人才合作程度,为四地高质量发展不断赋能加力。
11月22日,京津冀蒙四地举办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