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二次创业”的之江实验室 35岁以下人员占比超70%

发稿时间:2024-11-14 22:2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崔文瀚 蒋雨彤 黄祯桢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崔文瀚

  记者 蒋雨彤 实习生 黄祯桢

  走进之江实验室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良渚星座”架构图展现在眼前。这是一个千星规模的计算星座,旨在打造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构建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为通信、导航、遥感和空间科学等卫星提供天基计算服务。

  为什么要打造一个计算星座?之江实验室“良渚星座”总体部技术副总师李超介绍,传统卫星采集遥感数据后,要先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在卫星经过地面站上方时才能下传数据,且数据穿过大气层时还会产生损耗。经过这样一段艰难的旅程,传送回来的可用数据不足10%。

  “良渚星座”的每个卫星都会搭载星载智能计算机,并相互连接,可以实现在轨计算,在太空中就可以处理复杂的数据,筛选出有用的数据,再将其下传,大幅减少无用的数据传输。

  据了解,“良渚星座”首发星座将于2025年发射,其星载智能计算机为之江实验室自主研发,采用工业级器件和开源操作系统,大幅降低了成本。“今年以来,团队研发的两款星载智能计算机已经搭载卫星成功发射,在轨运行良好。我们采用了故障自感知和软硬件自恢复技术,能够通过软件保证低成本硬件的可靠运行。”李超说。

  此外,之江实验室还研发了相场望远镜,采用数字波束合成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反射望远镜,可以同时捕捉超过1000倍广度的天文现象。

  “良渚星座”、相场望远镜……这些技术成果,得益于之江实验室的“二次创业”——通过架构重建、干部重聘、人员重组、任务重整、资源重配,对实验室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塑。聚焦重大科研任务,之江实验室将原有的7院32中心重组为11个研究中心,并重新选聘中层干部67人,其中面向一线选聘优秀青年干部26人。现在,之江实验室共有全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35岁以下人员占比超过70%。

  “这体现出我们重用年轻人的态度,也体现了之江实验室的活力。”之江实验室党委委员、副主任陈伟说。

  在正式开启“二次创业”前,之江实验室开展了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其间,领导班子召开专题大讨论39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员工对于实验室发展建议543份、集体建议报告48份,其中不乏“金点子”“好药方”。

  之江实验室也编制了新一轮发展总体规划。规划编制历时4个月,秉持“开门编规”的原则,先后赴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调研,邀请50余位专家学者充分研讨。最终确定了“1397”战略路径,即聚焦智能计算一件事,瞄准国家战略前沿、科技创新变革和战略产业创新3大战略需求,布局9大科研重点任务和7项创新机制。特别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从科研组织、科研管理、人才成长、评价激励、融合创新、成果转化、文化培育7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创新。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机制创新便是人才培养。针对大模型人才紧缺的问题,之江实验室共举办了7期“种子班”,通过授课研讨、专题辅导、实战实训等方式,培养了200余名具备全栈大模型训练能力的青年骨干人才。

  成立才5年的之江实验室,为什么要强调“二次创业”?相关负责人解释,对于飞速发展的科技来说,5年前的人才,现在知识结构可能已经老化,不再是人才,必须学习最新的技术。

  挑选“种子”并不容易。第一期“种子班”招生只有两个条件:使用过大模型、会C语言。经过严格选拔,之江实验室只有20人符合条件。

  “培养人才并不容易。”陈伟表示,为了解决大模型研发人才短缺的问题,之江实验室下大力气投入专业导师、算力等资源,并让“种子班”学员完全脱产,全身心投入大模型技术研发中。

  “种子班”还是开放创新、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合作载体。据了解,之江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举办天文大模型种子班,促进人工智能与天文学的交叉融合创新和人才培养,并在双方学员三个月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研发了参数规模达700亿的AstroOne天文语言大模型。

  有了这样一个好机会,种子班学员积极性也很高。学员王昱来自之江实验室数据枢纽与安全研究中心,她经常在下课后拉着同学继续讨论,“数据管理没有固定的标准,通过探讨可以吸收其他框架的优点,有这样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非常重要。”

  高成本的投入和学员积极的学习态度让“种子班”成果斐然。每个“种子班”都会预设科研任务,课程结束之时,也是成果初步成型之时。这些学员进步飞速,已经能面向新学员授课。虽然“种子班”是小规模授课,但是“种子班”的学员回到科研岗位上,成为重大科研任务的骨干力量,也会带领小组开展研讨、攻关,从“种子”化身“蒲公英”,将学到的知识传播分享给其他同事。

  谈到为什么以“种子班”命名时,陈伟希望“种子班”的学员像一粒种子,让知识在青年科技人才中开枝散叶。

责任编辑:白珂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