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合肥11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刘静)燃气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合肥,部分窨井盖下,不起眼的红色智能装备正实时监测数据,守护城市燃气管网安全。
11月7日上午,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合肥市包河区洞庭湖路和广西路交口的一处电力井监测点,工作人员正通过手机屏幕,查看井盖下可燃气体智能监测仪实时传输的井内温度、湿度和甲烷浓度等数据。
工作人员进行气体浓度模拟实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记者注意到,监测仪器通体红色,就安装在井盖下方,这是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合肥院”)自研的仪器,全生命周期十年,可对可燃气体浓度灵敏识别,再根据窨井类型及周边管线情况,进行智能判断报警。自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预警燃气泄漏事故508起,较好保障合肥市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
工作人员展示手机内的实时数据情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我们所处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在燃气管线旁边有供排水、电力、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线。其中燃气管线与上方的电力管线距离不到0.2米,旁边还有一处电力检查井,燃气管线一旦发生泄漏,容易通过电力管线扩散到旁边电力井内聚集,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安全影响极大。”现场,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龙飞介绍道。
2013年,合肥市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清华合肥院,打造全国首个公共安全领域产学研用基地。2015年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已完成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项目一期、二期、合肥市高风险区域燃气监测预警项目及四县一市城市生命线全域覆盖。政府部门在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消防、水环境、综合管廊等八大领域,布设100多种、8.5万套前端监测设备,逐步建立起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立体化监测网络。
侯龙飞说,仪器安装的点位也很有讲究。安装前,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燃气泄漏扩散规律研究,判断燃气管网周围的暗渠、雨污管网、电缆沟等分布数据,对评估为“较大风险及以上的燃气管线”及相邻地下空间进行重点监测,目前全市部署安装设备4.9万套。
地下管线分布示意图。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而在清华合肥院内的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可以从大屏幕上调出各个监测点位实时数据和动态,全天候监测让风险看得见,城市更安全。
(视频拍摄制作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