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4年“最美医生”。10名医生个人和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老年护理团队入选。其中,新疆哈萨克族医生毛里夏里甫·哈帕,他从小随父亲给牧区群众看病。在漫长而艰苦的行医岁月里,始终坚守医者初心,用真情付出诠释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提起毛里夏里甫·哈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亲切地称他“毛医生”。虽然已经退休多年,可是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仍然络绎不绝。刚刚送走驱车一千公里从伊犁赶来的患者,老病号许忠海又来找他号脉了,因为从小患有慢性哮喘,打20多岁就在毛医生这看病,一看就是40年。
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阿尔达乡村民 许忠海:看我这个样子挺可怜的,喘不过气来。给我拿药,打针也不要钱。最后要是每年冬天都犯、直不起腰来的话,他就送我到北屯医院拍片子做CT。给人家付钱,他说不用付不要钱,我说这怎么可能呢。
“医者父母心”,行医40多年,为各族患者减免了多少医疗费连毛里夏里甫自己也记不清,救助的患者更是不计其数。走进他的家,锦旗挂满了两间屋子,有汉族的、维吾尔族的、回族的、柯尔克孜族的……毛里夏里甫说,治病救人就是他的使命,因为他的父亲作为一名医生也是这样做的。
父亲为他取名叫毛里夏里甫,哈萨克语的意思就是救助苦难的天使。
毛里夏里甫·哈帕:我八岁开始跟着父亲行医,我想爸爸治好那么多病人,他们生活越来越好,我也当这样的医生不行吗。号脉、拿药、拔火罐,基本上我掌握了这些方面。那时候牧民苦得很,爸爸跟我说,不管患者有没有钱,要先把病看好。
从小跟随父亲行医,耳濡目染,毛里夏里甫不仅学到了很多民族医术,也感受到牧民们对医疗的迫切需求。1975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新疆中医学院毕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乌伦古湖畔。
毛里夏里甫·哈帕:上学走的时候,80个左右送我上学。他们说毛里夏里甫你必须回来,牧区缺医缺药,我们的情况你最知道,所以你必须回来。我说行,我答应了他们。
一诺千金,毛里夏里甫如愿回到了牧区。从此,在广袤的草原上、在起伏的丘陵中,无论春夏秋冬,总能看到一匹枣红马驮着一个瘦长的身影,背着药箱行走在山乡间。这一走,就是40多年。牧区群众经常发生摔伤骨折,他自己研制了各个部位的骨折固定器,促进伤口愈合。
由于气候和饮食原因,不少牧民患有风湿病、高血压、肠胃疾病,他搜集整理民间配方,同时结合中西医理论,研究出一套见效快、适合牧区的诊疗方案,并编撰了《哈萨克民间疗法》《消化道的疾病治疗方法》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68篇。即使退休了,毛里夏里甫还会定期去看望曾经诊治过的老朋友,为他们送去药品。
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叶克吾提肯夏牧场牧民 火西拜·吾尔达汗:1986年,我老妈病得厉害。妈妈也好,我们也好,他全部看好。我有高血压,还有坐骨神经痛。毛医生看了后,现在好得很。30年的朋友,一生的好朋友。
当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时,毛里夏里甫也总是挺身而出,多年来陆续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资助了500多名各族贫困学生。
在毛里夏里甫的影响下,他的女儿和外孙女也走上了行医之路。女儿娜孜古丽是乡卫生院的B超医生,外孙女叶尔克娜孜正在新疆医学院临床专业读大学三年级。
毛里夏里甫外孙女 叶尔克娜孜:看到了那些被他治好的病人,我立志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也要做一个这样的医生。学医再苦,也没有病人受到的折磨苦;我们多学一点,病人受到的折磨就会少一点。也想成为一个像外公一样的人。
(总台央视记者 牟媞媞 魏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