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安赫尔·帕亚诺:悟—物”展览上,一位女士正在端详作品。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供图
5月24日至6月2日,北京将迎来一场跨越全城的艺术季——“第八届画廊周北京”将联动以798艺术区为中心的多处文化地标,以“漂留”为题,邀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机构与艺术家,从多元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当代艺术的出走与回归。
“‘漂’是走出,是探索,开阔视野;‘留’是回归,是停留,也是重新审视。”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姜楠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艺术市场的扩大,当代中国艺术家,特别是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发展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他们普遍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多元文化,具有良好的语言和社交能力,拥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心。”姜楠认为,在当前高度流动的社会中,“漂留”的主题也被青年人群所关注,可看作他们生活状态的某种概括。
什么是青年艺术家心中的“漂留”?本届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囊括了来自30位/组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与影像作品,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了思考和表达的契机。策展人袁佳维从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最初发表于1991年的同名小说中汲取灵感,提出以“风的内侧”为题,回应本届画廊周北京的主题“漂留”。
“漂”——向外的探索没有终点
长着嘴和眼睛的水果、被各种素材拼贴而成的人像铺满画面,当观众走过,伸展出画布之外的材质会随着来访者的动作轻微摇晃……5月17日,在“米格尔·安赫尔·帕亚诺:悟—物”展览开幕当天,一幅幅独特的“厚重拼贴”作品吸引着观众从不同角度驻足欣赏。前来观展的姜丽说:“看上去有种平静的荒诞感,随风微动的‘枝叶’像是有感情的,仿佛我与作品建立起了某种鲜活又愉快的联系。”
80后艺术家米格尔·安赫尔·帕亚诺是一位在纽约长大、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多米尼加裔美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攻读硕士,迷上了敦煌的佛教艺术、工笔画、书法、水墨画以及京剧脸谱。“在中国的这些年,我广泛汲取养分,给自己补课。”帕亚诺说,艺术家对于当代艺术的探究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寻新要素的过程,所以他的“漂泊”或“前进”没有终点,也没有目的地,一直在路上。
跨文化的深入学习不仅拓宽了他艺术创作的视野,也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形式和语言,帕亚诺将中国艺术融入他的直觉和审美。比如,涂鸦元素始终贯穿于他的艺术创作之中,本次展出的作品《无题》和《Dancing Monk》(和尚之舞)等水墨“一笔画”,既能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书法作品中刚柔并济的笔触,又仿佛是来自纽约的常见涂鸦线条。帕亚诺认为,正是自己的跨文化背景,令他有别于中国的其他艺术家。
同一天,“梁好:步虚”展览也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展,展示了旅美艺术家梁好回到中国后创作的一系列“非对象性”雕塑作品。策展人张南昭介绍说:“‘步虚’二字直接指向了梁好作为雕塑艺术家在创作时不断在空间中移动身体的工作过程,另一方面则映射了她这些年游移于不同文化与不同国家的生活和创作状态。”旅居他乡或向外探索的过程,既可以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动力和灵感来源,也可能带来迷茫、孤独或不安,这些情感又会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人性和艺术。正如梁好曾写的:“在万物中,在茫茫的宇宙间,我又是何等微不足道且短暂。路还在走,我的作品将引领着我走向一个我无法预见的未来。”
当问到怎么看待画廊周北京“漂留”这个主题时,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悟—物”策展人田霏宇表示,帕亚诺与梁好的经历,恰好也涵盖了“漂留”这个主题。“他们各自都吸收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又将其容纳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田霏宇说,不断探索自我的边界是极为可贵的,艺术家最主要的一个职责就是要遵循自己的创作脉络,不停地往前、向外做出各种实验,最终作出独一无二的“贡献”,这也是“漂”的意义。
“留”——从本土文化中生发
本土文化对青年艺术家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元的,它也构成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语境。80后艺术家周岩从小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留美7年之后,他回到北京,创作出反映北京城市变迁的《010》《幻世录》等作品,前者的标题取自北京固定电话区号,后者则聚焦老北京居民的变迁。
周岩在南锣鼓巷的胡同里长大,他记忆最深刻的是高中下课后去买碟或者淘电影,和朋友们互相分享,特别自由快乐。随着北京发展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大,这种变化时刻冲击着他,周岩说:“新人进入北京,老城区的味道变了,这些都刺激着我的创作。”
“新疆对我的影响是我离开新疆以后才发生的。”艺术家康春慧1982年出生于新疆,她从小学习水墨工笔,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去克孜尔石窟写真。克孜尔壁画中独特的光线色彩和不规律的透视深深地震撼了她,让她与这片古老的石窟有了内心的连接。
2000年,康春慧到江南大学学习公共艺术。当她来到无锡,走进江南的园林,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审美取向带着浓厚的地域性。她说:“我生长在新疆,喜欢开阔的、遮挡物非常少的景致。苏州的留园就符合我的喜好,一进去就有一片宽阔的水域,假山也不给人压迫感,像天际线。”
离开新疆的时间越长,这种审美上的归属感就越发强烈。2006年前后,康春慧一次次奔赴新疆克孜尔壁画研究所,整理临摹壁画。在首尔大学读研究生时,她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就是克孜尔石窟的图案、图像和颜色。她说:“我一有时间就到天山大峡谷里,一整天就在那看红色岩石上光线的变化。太美了!克孜尔壁画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当时我就想,有一天就用这种红土制成颜料画一张画,然后再带回这个地方。”
多年过后,康春慧呈现了她的个展——“凝视遥远的自己:康春慧”。大型多媒体作品《73°40′E~96°23′E 34°25′N~48°10′N》中,8个时长均为6分06秒的影像作品将康春慧不同时期的作品,分别放置于8个位于新疆的特定地点:库木塔格沙漠、罗布泊、博斯腾湖、塔里木胡杨林、库车老城、天山大峡谷、克孜尔尕哈烽燧,以及克孜尔石窟。她绘画作品中的矿物颜料都取自当地,由她自己研磨制作。矿石化作颜料铺满画面,画又被放回原地,“它们好像完成了对自然的回归。”康春慧说,“最后还是想了解我是谁,我自己是怎么判断的,寻找自己的边界。在外那么久,还是要回到这个地方重新思考,这大概就是一次‘漂留’。”
康春慧发现,人的寻根之旅不是一定要回到出生的地方,而是在探索世界时,忽然与某一个文明阶段或者某一些作品建立起强烈共鸣——这种“寻根”,其实是分散在全球各地的。而她越来越感受到中国的文化与哲学态度中有一种不带攻击性的、柔和而美好的底色。她说,这种柔和是很珍贵的品质,作为中国艺术家,了解自己的文化并用非常松弛的态度感染别人非常重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 实习生 关旖初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