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新高”向“更高” ,广东“实”力挑大梁

发稿时间:2024-02-18 21:36:00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青年网

  正月初九,龙年首个工作日如约而至。

  在湛江廉江,力高尔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福亮刚过完一个忙碌的年。身为浙江人的他没有返乡,而是在新厂房紧盯温控器生产线安装进度,争取开年便开工,补齐当地小家电生产链的短板。在廉江,大大小小的企业每年对温控器的需求量达四五千万件,此前基本上要从外地采购。

  在广东,不少人像吴福亮一样坚守岗位或早早开工。春节向来是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短暂休整、盘点过往的收获,先行者们早已整拾行囊,踏上新的路程。

  过去一年,是经济大省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百舸争流、活力迸发的一年。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

  放眼南粤大地,广东以硬实力挑大梁,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正逐渐变为生动“实景画”:经济总量在全国率先突破13万亿元,连续35年全国第一,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突破7万家,工业投资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元复始,旭日始旦。今天,广东再度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再一次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从“新高”迈向“更高”,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闯劲拼劲奋跃而上、挑起大梁。

  定力如磐

  前不久,有网友“晒”出一台使用26年依然正常运转的洗衣机,让产自广东的“威力”再次回到公众视野。面对外界关注,威力厂家回应:“还在坚持。”

  在市场竞争、行业“洗牌”中,为何总有一些企业能够长青?

  威力的“翻红”,靠的是长期保持专注的定力。“创立40多年来,威力一直扎根制造业。”威力洗衣机事业部总经理廖艳说,公司坚持产品创新,每年投入上亿元用于产品研发。

  这股定力,广东向来有之。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力求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正是广东的定力和底气所在。

  截至去年12月,广东全省工业投资已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年创出18年来最快增速,技改投资持续保持12个月两位数增长。

  制造业“家底”更加厚实,传统产业在技术改造中焕发新机。2023年全年,广东全省规上工业营收规模达18万亿元,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双双蝉联全国第一;累计培育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尽管外部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广东凭借着对产业尤其是“强项”制造业的专注与定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了新增长点。

  早在2012年,任正非就曾在华为的一次内部会议提到:“板凳要坐十年冷。”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年前两周,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重返销量第一,2023年更是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跃升至前三。

  在“新三样”走俏全球的热潮中,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比亚迪更是在去年成为“三冠王”,拿下中国汽车市场车企、品牌两个销量冠军,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有经济学家认为,历次工业革命都源自工厂车间的技术变革。在复杂严峻、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中,广东以不变应万变,持续投入锻造产业和经济的韧性,打造坚实的立足点,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活力向新

  无论是国产手机的“逆袭”,还是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背后的“向新力”不容忽视。向新,意味着求变,是在激烈竞争中主动“进化”,实现适者生存。

  广东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广东“向新力”的生动体现。

  去年底,国内首台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在东莞揭牌。这一由中山大学和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联合建设的“中子显微镜”,有望为新材料开发打下基础。

  今年1月初,省科技厅为第三批1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授牌。加上第一、第二批的20家,广东已有3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粤港澳创新资源加快汇聚。

  以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国之重器”逐一落户,“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多层次实验室体系羽翼渐丰,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广东加快打造成果转化最佳地,不断提升技术要素供给质量和能力,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闭环”,锻造科技自立自强硬实力。

  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选择到广东创办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正是看中这里对高端科创人才充分开放的态度,希望能离企业研发前沿更近一些。当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谈及为何回国“落户”深圳时,她说,因为“这里年轻,充满活力,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7年领跑全国。此外,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连续四年稳居全球前100个创新集群第二位。

  向新向绿向未来。春天的脚步临近,枫香舒枝展叶,铁冬青新芽萌动,从城市的公园绿地到乡村的田间地头,从珠江三角洲的湿地保护区到粤北山区的天然林海,漫步南粤大地,处处绿意盎然。

  去年,全省超额完成林分优化提升、森林抚育提升“两个200万亩”任务,新建成森林乡村104个、碧道1064公里,累计开放城市绿地5.4万亩。同年12月,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广东湛江成功点火投产,这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再次迈出了示范性的一步。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带来的生态利好逐渐显现,绿色已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引力释放

  “排产的订单已经到5月了。”汕头一家玩具生产企业春节期间还在马不停蹄生产。历经40年的发展,汕头澄海的玩具产业包揽了全球玩具33%的产能,年产值近500亿元,到2030年产值将有望达到1000亿元。

  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经珠港飞”实施,港珠澳大桥客流车流纪录不断刷新。春运期间,在2月12日、13日两天时间里三次打破纪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不久前,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内,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热塑性聚氨酯装置已落成投产。随着该项目首批装置竣工,一批高附加值、低碳的“湛江制造”,正供应到广东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在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看来,广东的战略位置“独一无二”。

  放眼全省,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现代氢燃料电池等重大外资项目加快推进,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采埃孚华南研发中心、苹果大湾区创新中心等相继落户,助推广东产业链实现价值跃升。

  更高水平开放的广东正与世界形成更高质量的互动。2023年,全省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实际外资的30.9%,创下近5年来新高。

  走进百县千镇万村,走向广袤海洋,携手粤港澳大湾区,拥抱世界,广东通过加强内外合作、强化陆海统筹和山海互济拓展经济纵深,用高质量发展塑造吸聚全球要素资源的“强磁场”,释放超强“万有引力”。

  向省内看,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短板正逐渐补齐。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全省122个县(市、区),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过去的一年,全省基本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6∶1。

  飞机、高铁、高速公路、水运串起南粤各地,养老院、长者饭堂、普惠托育服务、公办幼儿园等托起“一老一小”。广东大地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正从宏伟蓝图变为实景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照进现实。

  白鹅潭畔烟花映衬万家灯火,潮汕“英歌舞”矫健身姿舞出广东“开年即冲刺”的饱满精气神。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广东保持定力、激发活力、释放引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奋勇争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昌道励 黄进 钟哲

原标题:“新高”向“更高” ,广东“实”力挑大梁
责任编辑:张毅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