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辅导员不是“24小时服务员”

发稿时间:2024-01-10 05:4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朝清 中国青年网

  《三联生活周刊》近日刊发的一篇报道,指出了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身份角色困惑:作为离学生最近的人,辅导员角色的边界在哪里?学生何时能真正自由地生长?

  作为一名曾经的辅导员,我和同事们自嘲“什么都不怕,就怕学生半夜打电话”。不论是突发疾病,还是发生意外伤害,抑或是遭遇网络诈骗,当学生们需要寻求外部支持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辅导员。哪怕下班后正在陪伴家人孩子,哪怕周末正在和朋友聚餐,哪怕已经上床睡觉,接到学生电话后,不少辅导员都会迅速提供相应的帮助。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9个方面。现实中,辅导员工作难以量化和标准化、流程化,很多时候是一个“良心活”,这也难免造成了工作权责边界的模糊空间。

  在理想图景里,高校专职辅导员和学生配比不低于1∶200。在实际中,有一些辅导员对接的学生会超过200人。此外,很多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会承担学院其他兼职工作或者“打杂”,承担某某干事、某某秘书等行政事务。“辅导员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固然锻炼了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辅导员工作边界不清固然有定位、职责模糊的因素,也和部分家长、学生的边界感缺失相关。有的家长在“父母心”驱使下,总是渴望辅导员在入党、评奖评优、保研等方面给予孩子关照和倾斜;实际上,这些诉求很多时候都背离制度与规则,本质上是一种强人所难。少数家长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喜欢在非上班时间打电话、发微信联系,早上刚起床就接到电话或者深夜接到电话又不是很重要、很紧迫的事情,让一些辅导员感到无奈。有些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年,在心理上却尚未成年,过于依赖辅导员甚至巴不得所有事情都由辅导员代劳。

  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和治理理念,辅导员面临着不同的生存生态。有的学校对辅导员的考核评价相对宽松和灵活,有的学校则更为严苛和僵化。有的高校要求辅导员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辅导员就沦为了“保姆”。在有的高校,一名辅导员要对接学校多个部门、多位工作人员,事务多、文件多、会议多、文字材料多,片面强调留痕、晒图等形式主义也加重了辅导员的负担。有的学院学生人数较少,一位辅导员要带两个甚至更多年级的学生,有时候要同时开两个会议,导致他们分身乏术、角色冲突。

  高校辅导员处在思政教育前沿,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骨干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依托。一方面,辅导员要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灯”,照亮和温暖学生前行的道路;另一方面,辅导员不是“24小时服务员”,学校、家长乃至学生要多一些边界意识,为辅导员充分履行本职“松绑减负”。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辅导员刘一丽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辅导员不是“24小时服务员”
责任编辑:杨逸凡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