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让青春在田间“抽穗扬花”——记山东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乡村振兴部主任于海胜

发稿时间:2023-12-08 22:27:00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作者:徐榕涓 王烨 中国青年网

  作者:本报记者 徐榕涓 王烨

1656458832469029.png

  “玉米雄花序一般每天上午7至11点开花强盛,尤以上午7至9点散粉最盛。现在正是授粉的季节,希望这次能顺利选出棒子大、产量高、株型紧凑的品种。”

  早上7点,路边的早餐铺刚刚出摊,于海胜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授粉工作。这位身穿工作服、用三轮车载着授粉工具上班的年轻人,说话慢条斯理,手上的工作却一刻没停。自参加工作以来,于海胜始终坚持在玉米新品种选育的第一线。10年来,这位不善言谈的农学专业毕业生,已经成为试验、繁育、技术研究、产品推广样样拿手的育种专家,现任山东省淄博市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乡村振兴部主任、研发部副主任。

1657398803739211.jpg

  他乡当故乡开启育种路

  于海胜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对生物学感兴趣的他,本想学习生物制药专业,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农学领域。

  “当时对于农业也不太了解,但是在田间做做实验也挺好的。”开始学习之后,于海胜彻底爱上了田间地头和实验室两头跑的生活,并选择了较为传统,也是最为辛苦的育种方向,“想到培育出的品种能改变那么多农民的生活,我就很兴奋。”

  大学毕业后,于海胜通过校园招聘,进入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技术研究员。家在天津的于海胜说起选择在异乡工作的理由:“我没考虑那么多,山东是农业大省,淄博的农业发展水平很高,所以我就来了。”哪里有地种就去哪里,哪里需要种地就去哪里,怀揣着如此简单纯粹的想法,于海胜开启了10年的异乡育种之路。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于海胜成功选育出5个玉米品种,其中1个国审品种,4个省审品种。2020年,因工作表现优秀、业绩突出,于海胜被评为“淄博禾丰种业优秀员工”。2021年5月,于海胜被选为“临淄最美青年”。

  “我只是找准定位,实现理想罢了。”面对荣誉,于海胜谦虚地说。

1658047855414911.jpg

  千淘又万漉始得金镶“玉”

  “这么多年,无数年轻人来了又走,像于海胜这样一直坚守在田间的真是十分难得。”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俊科感慨。

  育种工作需要通过品种间杂交等手段创造遗传性变异,进而对经多代自交、基因纯合、性状稳定的后代进行选择,才能选育出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新品种。新品种的培育工作时间漫长、过程枯燥,选育一个新品种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要耐得住寂寞,更要经受得住烈日的考验。

  随着科技的进步,于海胜利用温室加代技术开展玉米育种工作,以“大棚春播-当地夏播-海南冬繁”的模式,1年内完成至少2个世代的繁殖,大大加快了育种进程。但是,温室内的温度控制、田间管理、记录、组配,收获后的晾晒、脱粒、考种等工作相比常规育种更需要仔细完成。

  为了全面、实时监测玉米的生长情况,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无人农场,这也成了于海胜最常待的地方。“现在技术比以前进步多了,我们这里还有无人驾驶植保机、农业机器人等辅助种植设备,给育种工作省了不少力。”于海胜介绍。

  即便如此,从几千个杂交组合中培育出适宜种植的品种也相当不易。玉米结实率受气候、土壤条件影响较大,如果授粉季上午遭遇起风、大风天气,玉米花粉将很快被风吹散殆尽,给玉米结实带来不利影响。就算天公作美、土地肥沃,选育出的品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也不时发生。

  “有时候父本母本很优质,培育过程也很顺利,可结出的种子还是……”回想起育种过程中遭受的挫折,于海胜苦笑着说。每年冬天,于海胜都带着这一年培育的种子前往海南,利用当地温暖的气候进行繁育,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不少同行身上都发生过类似情况,甚至有人整个职业生涯都没能培育出优良品种。“只能说工作要竭尽全力,成功与否还需要一些运气。”于海胜感慨。

  套袋、授粉、记录、实验……回到公司的于海胜又一头扎进了田地。经过于海胜和同事们多年的努力,“齐民玉”系列应时而生。“齐民玉”有着生长周期短、脱水快、矮秆抗倒伏、适合机收等特点,在种植过程中既省时、省力又省钱,得到了农民的普遍好评。

1658449540261371.jpg

  砥砺筑梦想踏上新征程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于海胜的梦想就是多选育出几个新品种,推广优良品种,让农民多打些粮食,让中国人手中的饭碗都装上中国粮。

  2021年年初,公司着手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从山东农业大学引进了一批环保昆虫。于海胜主动请缨,负责开展黄粉虫、黑水虻、白星花金龟等昆虫的养殖。温室大棚不种植的季节,于海胜在这里同样工作得热火朝天。

  小小昆虫发挥了大作用。黄粉虫可以处理过期或变质粮食、餐厨垃圾、菜叶、蔬菜大棚淘汰的藤蔓等;黑水虻幼虫转化新鲜的动物粪便(鸡鸭鹅、猪)及各类餐厨垃圾;白星花金龟幼虫处理发酵好的动物粪便(牛、羊)和农作物秸秆。黄粉虫、黑水虻、白星花金龟的幼虫富含蛋白质、脂肪,用于喂养鸡鸭鹅等家禽、鱼类。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饲料,也提高了肉质。农业及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促进了循环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开辟新的道路。

  “和虫子打交道,这件事可不容易。于海胜同志接过了这个担子,不怕脏、不怕累,真是了不起。”朱俊科说。

  “我觉得我很幸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同时,也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希望未来更多年轻人走入农田,在乡村振兴路上留下更多属于年轻人的足迹。”说起未来,于海胜有着这样的期待。

  十年芳华,收获不少、荣誉等身,这位育种专家仍然心怀理想,朝着所坚持的玉米育种方向,孜孜不倦地奋斗前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让青春在田间“抽穗扬花”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