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与一些家长的权威式家庭教育有关

发稿时间:2023-11-30 11:2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杜园春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在学习时习惯了被动接收书本和老师抛出的知识点,遇到问题习惯于求助他人和网络,没有自己的主见……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哪些原因让一些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70.5%的受访者认为是平时不注意独立分析判断造成的,58.0%的受访者指出与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有关。

  “现在是信息快餐时代,人们一打开手机就进入了接收各种信息的状态。不管是刷短视频,还是玩微博、微信,我每天浏览过的内容难以计数,各种新奇有趣、引人关注的信息非常多。”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周如楠说,她经常打开手机,扫一眼热搜榜就能有好几条想看的,急着挨个点开看,“稍不注意,大脑就处于被动接收状态了。看完也不知道看了什么,都是浅表性的浏览,没有过脑子。时间长了,这种思维模式多少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生活。”

  为什么一些人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70.5%的受访者认为与平时不注意独立分析判断有关。

  就读于浙江某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沈江告诉记者,他从小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关注点都在学习上,天天忙着上学,刷题,考试,这使得他一直没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也很少主动关注时事,导致现在观察现象和思考问题总是容易浮于表面,难以深入。他感觉,这种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到现在对他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同时,沈江觉得,没能养成独立思考习惯,也与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有的小孩外向、思维活跃,就容易打开格局和眼界,但更多的是需要大人从小给予引导。”他建议大人多和孩子就某一社会现象进行交流,“不把孩子当孩子,平等地讨论问题,更能帮助孩子打开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而不是‘我说什么你听话就好了’又或者‘人还小没必要想这么多’。”

  本次调查中,58.0%的受访者指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有关。

  现在回想起来,从事足球解说工作的王坤觉得,高中阶段是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那时候我常常想,高考后我读什么书,未来走什么路,自己真正想要啥,想这些问题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当时就明确,以后做的事一定得是我自己想做又能做好的。”在这个反复思考的过程中,王坤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那时我就明白,我能做好的事有很多,我喜欢的事也很多,但这两者结合起来,对我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从事足球解说。所以从高中时起,我就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毕业于北京一所985院校的张晓曾到云南支教。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里,她经常观察这些孩子的言行举止。张晓感觉,影响孩子独立思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不少家庭的教育都是“家长制”,即权威式教育,不会跟孩子讲清楚前因后果,往往都是直接命令孩子该怎么做,没有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另外,目前一些学科的学习与考核方式也是偏记忆而非偏思考的。“比如我教授的是文科中的历史,考试考察的记忆性的东西很多,‘死记硬背’是大家普遍的做法。在辩证性地接受知识点方面就不太注意。”

  同时,张晓也坦陈,自己支教所在的学校地处贫困县,整体教育水平、经济水平都相对落后,这导致孩子们平时所看、所接触到东西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局限性,也客观上导致学生在对提升个人独立思考能力上缺乏正确认知。

  调查中,46.5%的受访者指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是受“填鸭式”教学方法影响,43.2%的受访者认为存在盲目服从权威的现象,22.7%的受访者感到一些教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52.3%是女性,47.7%是男性。00后占1.6%,90后占24.4%,80后占55.7%,70后占13.0%,60后占4.5%,其他占0.7%。

  (王一帆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晓、周如楠、王坤均为化名)

原标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与一些家长的权威式家庭教育有关
责任编辑:白珂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