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男子面试失败骂HR后个人信息被曝光,“以恶制恶”不妥当

发稿时间:2023-11-02 01:2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黄帅 中国青年网

  日前,一起求职事件引起网络舆论的关注和热议。据陕西网@白鹿视频 曝光,在上海,某男子面试失败后,竟然发信息辱骂HR,随后该男子简历被该HR挂在社交平台,并称“自己收到了这般恶毒的回复”。在HR曝光的内容中,该男子的照片、电话、就读学校、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一览无余。此事被网民关注后,涉事男子表示自己已经跟HR沟通、道歉过了,此事已妥善解决。

  从网民的反应来看,很多人都批评求职男子的骂人行为,而质疑HR曝光求职者个人信息者也不在少数。此事之所以引发争议,关键就在于求职者与HR都有过错,没有谁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单方面谴责对方。

  仔细分析此事,首先,求职者面试不成,确实不该口出恶言。求职失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也可能是因为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缘故。当然,不排除有一些HR缺乏眼光,不能识别人才。但不论失败具体原因是什么,求职者都应该保持稳定的求职心态,没理由因此口出恶言。在求职过程中辱骂他人,不仅无助于获得岗位,也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益,无论如何都不可取。

  与此同时,被辱骂的HR虽然委屈,但其应对方式的确很不恰当。一家单位HR的素质,代表着单位的形象,不论遇到何种类型的求职者,都应该保持专业、理性。被人辱骂肯定不好受,但“以恶制恶”、曝光他人隐私的做法并不受法律支持。上述事件中的HR,若对求职者很不满,可以对其不予录用,如果一定要向亲友同行吐槽,也应隐去当事人的个人敏感信息。不论如何,HR都不应该曝光求职者的隐私信息,否则就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甚至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以恶制恶”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冲动,一些人认为只要自己“打击”的对象有错在先,不论“打击”形式如何,自己都是正确的。但事实上,“以恶制恶”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让问题越来越大,最终陷入互相伤害的恶性循环。

  在上述事件中,如果HR能拒斥“以恶制恶”的心理,或许就不会让此事升级为一场舆论风波。一方面,公道自在人心,在一场冲突中,到底谁是蛮横无理的,谁应该受到谴责,明眼人一看便知。另一方面,被辱骂的人也可以通过正式渠道维权,让对方付出代价。

  从本质来说,求职者与HR属于平等的关系,不存在谁比谁高一等的情况。只是在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并不能以平等观念对待他人,尊重和理解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求职和招聘活动中,双方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寻求人岗匹配,进而通过契约达成合作。契约未必一谈就能成,但就算不成,双方也可以互相尊重、“好聚好散”。

  不论是在求职和招聘中,还是在其他生活与工作场景中,只要是需要跟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都不妨多一些换位思考,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观点和态度的表达。

责任编辑:任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