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火出圈!他们为何叫“海东青”?

发稿时间:2023-08-26 17:29: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这个暑期,不少前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游客,遇到这样帅气的身影↓

  身骑骏马、胸前印有猎鹰的图案、抬手落手间尽显英勇威猛……他们的制服上赫然写着“海东青骑警队”。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为何被命名为“海东青”?队长石永志接受央视新闻记者专访,讲述这背后的故事。

  01

  目前,海东青骑警队共有10名队员,平均年龄30岁。他们的防晒面罩、袖章、胸前都有象征海东青骑警队的“苍鹰”标识,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警”色。

  队长石永志回忆,这支队伍的组建,其实源于一个“偶然”。

  陈巴尔虎旗地广人稀,河流众多,牧民出行大都选择骑马,石永志自小在这里长大。

  2015年,石永志作为一名特警,与同事在那达慕大会现场执勤。由于游客众多,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开车十分不便,于是他灵机一动,向牧民借来几匹马,与同事一起骑马巡逻,不仅灵活便捷,视野还好。

△当地河流、山丘较多

  联想到日常巡逻经常遭遇复杂地形,有时不得不下车徒步前行,这让出警效率大打折扣,于是,他脑海中逐渐萌生了组建骑警队的想法。

  就这样,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石永志挑选精干警力将队伍组建了起来,后将其命名为海东青骑警队。“海东青”是一种猎鹰,被称为“万鹰之神”,他希望骑警队像猎鹰一样奋力高飞,忠诚、勇敢、永不放弃。

△石永志

  目前处在旅游旺季,他们每天都要进行治安巡逻、维持秩序、处置险情……雷厉风行的骑警们,对于草原却格外温柔。每次外出执勤,他们总是会带上一个背包,专门用来拾捡垃圾。

  有时,遇上游客试图开车从草地上“抄近路”,他们也会立刻制止,并将游客引导至公路——草原上土层薄,车子碾压后,遭破坏的草地很难再恢复生机。

  石永志介绍,策马飞奔看似潇洒恣意,但做起来并不轻松。夏天强烈的紫外线经常将他们晒到皮肤过敏,他们只能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冬天,草原上最低温度可达-40℃,他们要迎着风雪坚守岗位。“虽然艰苦,但只要提到工作,大家总是充满干劲。”

  02

  石永志说,海东青骑警队很多队员从小以马为伴,骑马对大家来说并不算太难,但要想贴近“实战”,那就需要更扎实的本领。为此,他们经常进行针对性训练:控马、长途奔袭、涉水训练……现在人人都是骑马高手。

  骑警队实行专人专马,马匹是从牧民家中挑选后购入,它们各个毛色亮泽,体格高大,肌肉线条紧实,是队员们最亲密的战友。

  从刷毛、喂草料到洗澡、修,大家全都亲力亲为,默契也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起来。此外,队里还为大家配备了备用马匹,两匹马“轮班”执勤,保证它们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在战马的助力下,无论跋山涉水还是穿越树林,他们畅通无阻。“之前河对岸如果有突发情况,开车绕行得40分钟,现在我们直接蹚水过河,不到10分钟就能抵达目的地。”

  但偶尔,战马也会发生小意外。一次,石永志与陪伴他数年的“飞雪”一起执行救援任务,因汽车突然鸣笛,“飞雪”受惊吓滑倒,将石永志压在了身下,导致他的左脚面骨裂。石永志第一时间牵引安抚“飞雪”,才将局面控制住。

  △石永志与“飞雪”

  面对这种情况,石永志更多的是心疼:“它们跟着我们受累了。”他时常叮嘱每位骑警队员,执行任务时,既要照顾好队友们,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搭档”。

  03

  “有事海东青打电话”,是当地牧民常说的一句话,更是一份满满的安全感。

  海东青骑警队是草原上的“活地图”、牧民身边的贴心人。了解到一位70多岁的独居大爷腿脚不便,他们就经常前去帮忙搬运草料,帮他照顾家里的牲畜;有一次,草原上降暴雨,牧民家中的牛羊走散。他们连续找了4天,终于将2000多只被困牛羊带了回来……

△海东青骑警帮牧民干活

  日常执勤之外,他们还经常帮助游客,曾为两名突发疾病的群众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将他们从危险边缘拉了回来。

  自骑警队成立以来,他们边境巡防里程超7万公里,完成各类活动安保500余次,救助群众400余人……

  石永志说,每当骑马飞奔在大草原,看见牧民和游客脸上的笑容,他就无比自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里永远美丽、平安。“我们会继续发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守护这片草原,守护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民众。”

  制片人丨王元

  主编丨马文佳

  总台记者丨刘晓波 张扬 李娟

  校对丨张天宇

  部分素材源自丨平安陈巴尔虎、网友@小商的拍车日记、@邰邰

原标题:火出圈!他们为何叫“海东青”?
责任编辑:白珂嘉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