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金银花带给村民“真金白银”

发稿时间:2023-08-14 06:2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西安蓝田县九间房镇九间房村金银花田里最近一片繁忙。每到金银花采摘时节,王伟灏总是习惯到田间地头走走。对九间房村村民来说,王伟灏就是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以前,这里的老百姓靠种烤烟和庄稼维持生活,但土地的产出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村民只能外出打工讨生活,九间房村一度成为‘空壳村’,土地也都撂荒了。”九间房村是出了名的穷村。2016年6月,王伟灏从西安城投集团被选派到九间房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没人、没钱、没产业、没有良好的土地条件,面对这个“四无之地”,王伟灏犯了难。他在几年的时间里,曾多次带领驻村工作队给村里寻找致富产业,先后尝试过种植黑土豆、花生、金丝贡菊等农作物,但由于九间房村山高坡陡,土地瘠薄,要么是亩产能不够,要么是作物品质不高,导致“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怎么办?认命吗?”带着最后一点希望,王伟灏试着到蒲城县、商洛市等地考察后发现,金银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且根系繁密发达,对土壤的要求也较低,山坡、梯田、堤坝、山丘,即使土地贫瘠,也可以栽种金银花。

  考察结束后,王伟灏便挨家挨户走访。

  “想,怎么不想,问题是这个真能挣钱?”“我想种,但怕亏。”“一斤能卖多少钱,种出来谁收?”……走访过程中,村民们提出众多问题。

  “我也能理解,想让马儿跑还要给马儿吃草呢,乡亲们光听我们说,看不到成效,心里不安,肯定不愿意和咱们干。”王伟灏说。

  为了让父老乡亲相信金银花产业有前景,王伟灏一咬牙,租了两辆大巴车组织村民去山东考察。回来后,他便给村民发放金银花苗,村民种金银花的,每亩补贴150元,连续补贴3年……在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的同时,遇到实在困难的老乡,他就默默自掏腰包帮忙买农具,让村民看到更直观的效益,打消心中疑虑。

  就这样,王伟灏带着工作队的同事开始了试点工作。他白天在村里的金银花产业园区与志愿试点的村民一起种金银花,晚上打着手电筒在地里值班,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整整3个月,没有一天休假。金银花地里,多年的荒坡地硬得像石头,为了带动起大家的干劲,王伟灏以身作则,用铁镐一口气砸了上百个树坑,手上虎口处被震得流血,大家受到感染,终于抢着农时将1.6万株金银花全部种完。

  第二年,金银花种植试点的收益比预期还要高不少。村民尝到甜头后,便纷纷找到王伟灏,学习种金银花,“第一次栽种首先注意窝距、行距,要松土、盖湿土、浇水……”“空壳”的村子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一业带动多业兴。如今,九间房村除了从基地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独立运营的金银花帮扶产业全产业链,他们还在积极探索“现代产业示范园+消费互助基金+共享农旅经济”创新模式,逐步将现有产业从“一产”往“二三产”转移提升,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九间房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前来“取经”的人更多了。截至目前,村里已累计销售金银花相关产品700余万元,向群众发放劳务工资20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4个村400余户村民实现增收,解决农村上万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花开时节,香飘四野,昔日的荒山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性新闻工作坊成员刘蘅仪对此文亦有贡献)

  ---------------

  记者手记

  日子往上走,村民往回走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增收致富之本,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挥土地效益,是每个村子在面临乡村振兴这一课题时必须思考的。王伟灏用实践做笔,书写了一份用金银花致富的新答卷。

  如今,乡村振兴的故事仍在九间房村继续着,接下来,建设文化广场、发展金银花加工业、打造农村特色休闲旅游路线……都将一步步实现。借助产业发展,村民“钱袋子”鼓了,幸福指数涨了,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村民愿意回来了。

  如果问九间房村的村民,近些年来村里变化有多大?他们会笑着给你说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几年未回家的在外务工青年,路过家门口却没认出来,往前走到了另一个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牟昊琨 杨逸凡 实习生 滕昭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金银花带给村民“真金白银”
责任编辑:杨逸凡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