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全国考古工作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七年来我国考古工作。“十三五”以来,考古工作取得新的重要成就。《“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考古工作纳入部际、部省、部校战略合作重点内容,顶层设计系统加强。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加大基本建设考古力度,积极拓展科技考古、水下考古、联合考古等重点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重大考古研究
实证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脉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认定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围绕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关键问题,策划“夏文化研究”等18个重大项目,系统实施840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良渚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石峁获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二里头、三星堆等取得重大成果。新疆、西藏考古以及吉林古城村、云南河泊所、贵州大松山、青海热水等重要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金沙、殷墟孝民屯、辽祖陵等重要报告相继出版,23.8万件出土文物移交,陕西、湖北等考古博物馆,成都考古中心、重庆“透明库房”开放展示,考古成果更加贴近公众,受到广泛好评。
基本建设考古工作
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23省“先考古、后出让”政策落地。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程顺利收官,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建设工程考古接续开展。北京、温州下大力气保护路县故城、朔门古港遗址,传承城市文脉。河北崇礼太子城遗址成为奥运会历史上场馆建设与文物保护展示的新典范,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现代科技助力考古能力提升
考古工作中的科技意识显著增强,现代科技手段应用更为普遍。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纳入“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考古装备及设施配备导则》指导作用凸显。高校田野考古实习基地、大遗址考古工作站显著增加,考古发掘方舱、移动实验室等专有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空间遥感探测、碳十四测年、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科技考古技术更加广泛应用。三星堆、学堂梁子、北白鹅工地现场建设考古方舱,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开创了新时代考古工作的新模式。
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发展迅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实施,241处水下文物点调查确认,北礁沉船遗址等5处水下文物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山东、福建等省划定水下文物保护区。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一期交付使用、二期(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筹备建设,南海基地落成揭牌,我国水下考古设施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南海Ⅰ号”发掘提取各类遗物18万余件,甲午海战沉舰调查确认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入坞,南海1500米深度海域布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水下考古迈入深海新阶段。
中外联合考古助力国际人文交流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考古人走出国门,推进联合考古行动、文物保护项目。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逐步深入,“一带一路”联合考古蓬勃开展。32家机构赴外开展36项联合考古项目,与40余家国外科研院所、博物馆等建立了良好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深入埃及、玛雅文明腹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架设起联结古今丝路的桥梁,塞林港考古生动诉说中沙两国友好的过往。联合考古涵盖了人类起源、世界古代文明、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等前沿课题,同步推动人才培训、文化交流取得显著成果。
考古成为人民群众
喜闻乐见的文化现象
“让文物活起来”全面拓展,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系统实施,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考古大会》等精品节目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考古专业逐渐成为“热门”。考古越来越多受到人民群众关注和喜爱,助力提升全社会文明素养。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在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文物考古学科专业和培养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施。加强考古机构编制保障的文件出台,国家文物局机关增加60个编制,全国考古机构人员编制增长35%。《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考古探掘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如火如荼。“文物考古事业单位职工野外工作津贴标准”出台。国家文物局新授予20家考古机构、高校考古发掘资质,全国考古发掘资质单位达98家。国家文物局连续召开两届全国高校田野考古工作座谈会,推进提升田野考古实习质量。河南启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山西实施“考古学(文物全科)人才培养计划”,筑牢基层人才队伍根基。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