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
这个夏天,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这是一场梦回唐朝的“贴地飞行”。
从老年高适的讲述中,你会看见他与李白的一生情谊。不同的两个人,年少相识,各自跌宕,无论境遇顺遂与否,却总在追随自己认定的方向,并在生命每个节点的重逢中互相投以注视的目光。
你也会看见学生时代语文课本上,那一首首你熟读的唐诗和名字,背后都写着或恣意旷达或郁郁不得志的人生。你会惊艳于大唐群星追逐理想的传奇故事,也会慨叹历史长河里每个个体都发出微小而倔强的人生光亮。
跟随诗人们的脚步,你还可以沉浸式重游唐代的壮美江河:从商丘梁园和江夏的田园风光,到长安和扬州的繁华市井,再到凛冽肃穆的边塞风光……
在《长安三万里》构建的“诗中世界”里,我们感知大唐气魄,品味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用动画展现唐朝诗人的情感和故事
《长安三万里》是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开篇之作。
追光动画成立于10年前,代表作品有“新神榜”系列《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新传说”系列《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等。
主创接受采访时表示,“新文化”系列是以历史中广为尊崇的闪光人物和经典作品为创作对象,希望用动画电影的形式向当下的年轻观众和家庭观众讲述这些闪光人物的故事,从而对我们自己的历史和经典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
而《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就是他们希望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去展现壮美的大唐盛景、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唐诗流传千年的魅力。
主创表示,历史文化是很立体的,它并不只是课本中的某张图或某首诗,它承载了很多精神和故事。“这些大诗人们曾经也年轻过,他们也一路成长、在波澜壮阔的盛世大唐背景下追求理想,他们会遇到挫折,也会有迷惘的时候,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都是鲜活的人,我们希望通过电影让大家看到创作这些千古名句的诗人们各自的情感和故事。”
《长安三万里》的片名,来自明代陈子龙的《从军行》——“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这个名字也点出了主创想诠释的电影主题:“长安”代表的是高适、李白等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长安三万里》中,高适对李白说:“你是谪仙人,要回天上。我是世间人,我在世间盘桓。”
全片设计以高适的视角,回忆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主创如是解释构思缘由:“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天才、是谪仙人,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其实高适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他更接近我们大众,我们希望能通过高适的视角,让观众更容易进入影片的故事。”
《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表示,观众看完这部电影,就能从李白、高适身上看到,变化一直都在,焦虑一直都有,但是你能决定自己的选择。
“无论是高适还是李白,他们都对自己真诚,在变化中坚持自己想做的。不论外界怎么变,坚持你所追求的,总会有所回报,电影传达出了这种人生态度。”谢君伟说,《长安三万里》展现了世人对理想的一种追求。
根据性格设计李白和高适的形象
《长安三万里》既涵容了文人诗意、隽永河山,又刻画了战场的金戈铁马。
在前期调研时,《长安三万里》主创团队去陕西历史博物馆观摩长安城复原图,查阅唐代文化相关书籍,拜访专家学者,同时还前往潼关、松州等地采风,力求在千年后的今天通过这部电影带领观众“重回大唐”。
采风时,潼关和松州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在潼关的时候站在城墙上远眺,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潼关易守难攻,为什么是兵家必争之地,导游指给我们看天险在哪里,它是如何能够抵御外敌。我们去松州,看到它的城墙和山峦连接在一起,理解古人所谓的‘天险’。”
“光看史书中文字的记载不一定能完全明白,要亲自到过之后,才能理解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在潼关,主创团队用无人机记录整个地貌,与此同时导游在讲解:当年名将哥舒翰手握20万大军却没有守住潼关天险,兵败后只剩8000人……
电影里有一段是李白葬吴指南,墓边有蒿草,李白往上倒米酒,这在以往影视剧中很少表现。主创解释,这是礼仪老师找到了当时传统习俗的相关资料。
而片中每个诗人留下诗篇的“诗板”,则类似于过去的木质黑板。有不少驿馆寺院专门备有诗板供诗人题写诗歌,可以说是最早期的“论坛”。
在设计造型时,《长安三万里》中的中年李白更贴近大家所熟悉的课本形象。而关于青年李白会是什么样貌?主创希望这一时期的他是潇洒的,所以给他设计了散发;并且李白剑法出众,所以看起来是一个偏剑客的状态。
提到老年高适造型时,角色设计总监崔月梅表示:“高适一身唐代明光铠,胸前两块铜镜在战场上熠熠生辉,这是他当时身份地位的展现。”
提到片中不同角色行唐代叉手礼的区别时,礼仪指导李斌表示:“因为片中高适的性格内敛耿直,所以他行礼时会更加爽利直率,而李白因为他的性格潇洒,所以我们让他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去行礼。”
用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呈现“诗中世界”
《长安三万里》制片人宋依依坦言:“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唐诗经过千年依然被现代人喜爱,后来我们想到因为唐诗中蕴藏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人,诗,与四时山河风物若合一契,构建了大唐的气魄和浪漫。
电影中的夜戏多次出现圆月,主创这一设计背后的缘由是李白的诗时常提到月亮。“春去秋来,斯人已逝,但万事万物都在绽放,我们和李白看的是一样的月亮。我们想用月亮去贴近和古人的距离。而且李白表达的月亮是有标志性、符号性的,我们尽量去找到这些意象的美。”
李白名篇《将进酒》的“诗中世界”,是《长安三万里》的高光名场面。
作为全片制作难度最高的一场戏,谢君伟透露整个项目的制作周期共3年,《将进酒》的制作时间跨度就接近两年。
谢君伟还提到,当时他偶尔在家里电脑看《将进酒》,结果孩子在旁边特别兴奋。“《将进酒》本来是高中课本上的内容,但可能是我妻子念给他听过,他能背下来前面那一小段。所以我跟我儿子两代人,通过文化达成了连接,这就是文化的传递。”
谢君伟说,有机会把李白、杜甫、王维等大唐诗人的故事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下一代,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份莫大的幸福。
《长安三万里》导演邹靖说:“《将进酒》这首诗情感特别丰富,交织着李白的失意与壮志,悲愤与豪迈,所以我们决定用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呈现‘诗中世界’。”
影片配音指导兼青中年高适的配音演员杨天翔说:“这部电影能让我们感受到千年之前的古人给咱们留下的由诗文组成的无尽山脉。”青中年李白的配音演员凌振赫说:“唐朝确实是华夏大地风雨千年的永恒传说,也是华夏文明照耀世界的第一缕光,十分感谢《长安三万里》带我们完成了一次追光之旅。”
宋依依提到,全片最触动自己的就是中年高适在梁园的画面。“以前看平面或看模型还没有太大感触,但当我真的看到最终灯光画面中,他已经50多岁,但依然穿着那身很朴素的衣服,上面还打了补丁,我就真的替他感到难过,他已经到这个年纪了,但他没有忘记他的初衷,看到画面的那一刻就鼻酸了”。
邹靖则很喜欢青年李白和高适在阳光下策马奔腾的那一段,这个段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比的自信,以及一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概。“我觉得那是无数心怀志向的少年应该有的样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