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毕业生 正值毕业季 这些求职Tips助你收获心动Offer

发稿时间:2023-05-13 16:04: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据人社部网站5月12日消息,今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取消“就业报到证”

  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就业

  会有更多便利

  正值毕业季

  如何收获心动Offer呢

  一起来看↓↓↓

  这些求职渠道 请收好

  哪些招聘平台可以放心使用?

  认准以下几个网站

  点击图片一键直达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

就业在线网

中国公共招聘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引未来——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第五批推出63场特色服务活动。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通过中国国家人才网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主会场页面,查询相关信息并参与各类专场服务活动。

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

  还可以关注

  学校或学院就业公众号

  留意企业宣讲会

  这些优惠政策 请关注

  很多城市对应届毕业生

  有落户和补贴政策

  杭州

(图源: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杭州新发布的《杭州市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申请指南》写明:本科补贴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

  天津

  对于法定劳动年龄内的人员,包括普通高等院校(含港澳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离校5年内的毕业生,在津租赁房屋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且正常生产经营的,自注册成立之日起2年内可申请创业房租补贴。符合条件的企业,每月可享受创业房租补贴1000元。

  上海

  应届生毕业当年满足学校条件可以直接落户上海或者通过打分标准满足72分可申请落户上海

  广州

  广州应届高校毕业生按每人3000元标准给予基层就业补贴,补贴对象为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

  送你一份避“坑”指南

  求职不易 更需警惕

  送你一份“坑”指南

  大家努力收获Offer的同时

  也要小心“求职陷阱”

  1

  黑中介陷阱

  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相关资质,以冒充或伪造相关资质骗取求职毕业生信息。

  这些非法职介机构即使提供了岗位信息,往往也是与高校毕业生需求不匹配甚至虚假的就业岗位。

  高校毕业生求职时,应当优先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正规市场中介机构,对市场中介机构应了解其经营范围是否包含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与市场中介机构签订协议时,不要轻信其口头承诺,一定要看清签约的内容,不要盲目签字。

  2

  兼职陷阱

  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诈骗。

  其特点是门槛较低,号称轻松兼职、薪酬丰厚。

  高校毕业生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当了解当前岗位的市场薪资水平,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

  同时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支付宝等密码信息,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

  3

  收费陷阱

  用人单位或者中介机构以招聘为名,收取高校毕业生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

  有些中介机构与不法用人单位合作,先由中介机构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费用,毕业生到该用人单位入职时,不法用人单位编造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上岗或中途辞退。

  还有些机构向毕业生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实习岗位,但毕业生必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

  毕业生要谨记,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面试实习等都需要谨慎对待,核实有无收费的法律依据。

  如交费一定要求出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单位公章,为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权保留证据。

  4

  借贷陷阱

  个别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以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高校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或推荐的工作与原先承诺相差甚远,毕业生可能会面临身负高额借贷又没有实现就业的不利局面。

  高校毕业生要增强辨别意识,看机构或企业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看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大体一致,慎重签署贷款协议或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注意保留相关材料。

  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

  确有需求参加职业培训的,请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官方网站查询正规培训机构。

  5

  传销陷阱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传销一般以亲友极力推荐的途径传播,基本都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

  传销面试或工作地点都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高校毕业生务必清楚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了解传销的基本特征,对发展下线的宣传,要保持头脑高度清醒,防止陷入传销设计的圈套中。

  如果不慎进入传销,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脱身报警。

  6

  合同陷阱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

  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

  有的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

  有的包含“霸王条款”,要求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

  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高校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

  要注意劳动合同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特别要高度警惕其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防止掉入陷阱,难以维权。

  7

  试用期陷阱

  有的用人单位超过法定上限约定长时间试用期,或者重复约定试用期。

  有的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不缴纳社会保险。

  还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大量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试用期约定较低的工资,等试用期结束后,便以各种理由解聘,“假试用,真使用”。

  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试用期约定无效。

  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试用期有不同的时限限制,最长不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期间,应正常缴纳社保,工资水平不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8

  信息陷阱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往往故意夸大单位规模、业绩、发展前景、工资和福利等。

  有的用人单位玩文字游戏,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将销售员、业务员等职位美化成“市场部经理”“事业部总监”等有诱惑力的名称。

  高校毕业生可通过企业官网、媒体报道、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等查询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仔细甄别各类招聘信息,不要盲目轻信。

  求职时要详细询问岗位信息、工作内容,不能只看表面,避免入职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有出入,浪费求职时间和精力。

  同时,可以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对长时间大量招聘、离职率高的,要提高警惕。

  一旦遭遇上述情况

  请立即拨打12333电话

  或前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

  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祝大家求职顺利

  收获心动Offer

  (央视新闻综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原标题:@毕业生 正值毕业季 这些求职Tips助你收获心动Offer→
责任编辑:张毅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