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授权检察机关可以提起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发布一批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介绍,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6000余件。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服务场所消费者个人信息行政公益诉讼案是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之一。
2022年6月21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向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检察院反映,新吴区某健身房存在侵犯消费者敏感个人信息的情形。
经调查,该健身房使用具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强制要求会员刷脸或录入指纹进入。
由于该管理系统采用分级分层、前后端分离等技术,消费者在前端平台界面仅能看到被采集的个人身份信息,未被告知个人信息收集清单及权限。在部分会员明确拒绝人脸采集识别后,该健身房擅自将会员办卡时提供的照片录入系统作为刷脸进出凭证,且在会员要求删除照片等信息时,以无管理权限为由拒绝删除,其行为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同时,新吴区人民检察院运用公益损害风险防控平台,通过数据交叉比对、智能分析,排查易发生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服务场所,绘制风险防控“数字地图”,发现全市案件线索16件,其中涉及新吴区5件。经初步调查,新吴区院于2022年8月11日正式立案。
2022年8月12日,新吴区人民检察院向新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对涉案服务场所依法处理,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开展行业规范整治,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防范类似违法行为发生。
新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对涉案5家服务场所进行集体谈话、责令改正,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并建立定期检查、约谈、通报等监管机制。涉案服务场所及时整改,改变进入场所方式,采取安全措施传输、定期删除个人信息,向监管部门报送个人信息管理情况。
同时,新吴区人民检察院将其他11件案件线索移送无锡市人民检察院。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服务场所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专项监督活动,组织全市检察机关排查健身房、超市等服务场所126处,督促整改问题场所56处,删除违法采集信息9300余条,向经营者、消费者普法宣传3000多人次,有效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上述负责人指出,法律供给尚有不足,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未设置检察公益诉讼条款,衔接协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法律监督有待补强立法供给。
同时,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协作有待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领域违法类型不断迭代升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需要强化协同协作,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阵、单打独斗。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调查取证难度较大。个人信息违法行为多数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相关联,呈现出跨区划、匿名化、涉众型、全链条等特点,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方式有限且缺乏刚性,调查取证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