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到27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他们在讲话中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中国将如何助力全球经济复苏,与世界分享哪些机遇?
中国经济如何发展?
■ 一个走势
中国经济今年走势如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分享了今年以来的一组数据:
从供给看,稳健提升。农业保持平稳,工业增长加快,服务业强势复苏。住宿和餐饮同比增长1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3%。
从需求看,稳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5%,前期受抑制的服务消费需求复苏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5%。在内需加快恢复的同时,出口克服了重重困难,增长了0.9%。
从信心看,稳定增强。2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创近年来的新高,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可以看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增长动力不断增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稳中有进,整体向好。
■ 克服两个因素
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要努力克服两个因素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影响。
一是有效应对外部遏制打压。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具潜力的国内市场。面对无理的外部遏制打压,变外部压力为内生动力,努力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把坏事变成好事。比如,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设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就催生了国内的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当前面对新的外部压力也将形成新的倒逼机制。
二是要有效应对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和养老服务体系。
■ 培育三个方面动力
韩文秀还表示,要着力在三个方面培育增强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动力。
一是向人才红利要发展动力,加快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提高人力资本与产业升级之间的适配性。
二是向创新驱动要发展动力,中国的研发投入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与GDP的比例达到2.55%,创新驱动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
三是向改革开放要发展动力,我们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 财政重点支持五方面
财政政策如何助力激发发展活力?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未来财政政策将重点支持五方面。
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特困行业的支持。十年来,我国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放水养鱼”培育市场主体,中国市场主体数量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加到2023年初的1.7亿户,是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带动全社会投资。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财政政策将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进一步增加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
重点保障民生支出。据介绍,通过压减一般性开支,腾出更多的财政资源支持保障改善民生,与2017年相比,2022年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增长39.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增长62.4%。
中国如何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推进器和稳定锚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稳定锚。在风雨来袭、动荡变化的世界经济中,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将是难得的一抹亮色,将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提供宝贵的确定性。”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今年的贡献率将会超过去年,为全球经济恢复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可靠提供者。按照比较优势客观形成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大家应当共同维护。不顾经济规律、强行推动“脱钩断链”,必然会损害全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是国际金融安全的避风港。多年来,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守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常态化,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稳住了金融体系,消除了大量的风险隐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中国当前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压力。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将为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市场提供正的外溢效应。
中国是跨国投资的乐土和高地。过去三年疫情期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由2020年的1444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890亿美元。这是外资对中国充满信心的最好例证。
■大机遇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平稳健康发展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走稳走实,也将为国内外的投资者提供极其广阔的合作空间和非常宝贵的发展机遇。
郑栅洁介绍,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高标准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韩文秀表示,我们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也期待外商树立长远眼光。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投资可以“放长线钓大鱼”。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明确,今年,将扩大市场准入,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很多外资企业告诉我们,中国这个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我们也告诉这些外资企业,你们不是外来客,而是一家人。”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广阔空间,而中国的大发展也将成为世界的大机遇,为全球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